雄黄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智慧生活ldquo医食同源rdqu [复制链接]

1#

导语

“医”与“食”是不可分割的。早在多年前,我国的《*帝内经·素问》中就指出“谷肉果实,食养尽之”。

可见古人早已懂得从食物中摄取营养以强身壮体。食物中的营养素不仅是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的物质基础,而且还能用于防病治病。

周朝时期,医学共分4科,其中就有“食医”科,在防治疾病方面,占有重要地位。

唐代著名医学家孙思邈在《千金方》中写道:“凡欲治疗,先以食疗,即食疗不愈,后乃药尔。”《备急千金方》指出:“安生之本,必资于食,不足以存在也。”《本草纲目》说得更明确:“饮食者,人之命脉也,而营卫以赖之。”

只有长期合理的饮食和营养,才能使人们保持健康的体魄、旺盛的精力,进而从事和完成各种社会活动。饮食失调可以影响到人体的功能乃至生命。

民以食为天,但“食”亦有道。你是否注意到,生活中看似简单的一日三餐或日常小食,也蕴含了丰富的中医食疗文化,下面就带大家一起来回顾一下曾经你吃过的养生食物。

传统节日里的中医食疗

春节与吃饺子

《肃宁县志》载:"元旦子时盛馔同享,各食扁食,名角子,取更岁之交之义。

饺子由面粉制成

小麦:益心养肾,除烦止渴

《本草纲目》:“小麦,甘,微寒,无毒”;“除客热,止烦渴咽燥,利小便,养肝气……令女人易孕。养心气,心病宜食之”。

饺子中的葱姜蒜、花生、香菜、大枣等辛甘发散之品有益于肝气的舒畅调达,人体阳气的升发。

元宵节与元宵

元宵由糯米制成,或实心,或带馅,馅儿有白糖、玫瑰、芝麻、豆沙、核桃仁、果仁、枣仁、山楂、各类果料等,还有加入火腿、猪肉、蛋*等

糯米粉:补中益气,暖脾胃;

核桃仁、龙眼肉、瓜子仁、山楂,芝麻:益肾、养血、活血散瘀、消食健脾

元宵:延年益寿的保健食品

端午节与吃粽子、饮雄*酒

端午节多在芒种日的前后,其实气温升高,人体的阳气外越,卫气不固,腠理开泄,汗易外泄,易耗气伤阴。夏季养生要养阳,应避免和减少阳气的外泄。

糯米:味甘性温,解烦渴;固表止汗,暖脾胃,有调节人体阴阳平衡的作用,对身体有益。

雄*酒:雄*,燥湿,杀虫蛇百毒

《神农本草经》:雄*,味苦性平,寒,有毒……杀精物恶*邪气百虫毒”

人们将雄*泡在酒中,在小孩的耳朵、鼻子、脑门手腕、脚腕等处抹上雄*酒。蚊虫、五毒(蛇、蝎、蜈蚣、壁虎、蜘蛛)不上身。

艾草:性辛温,味苦,具有浓郁的芳香味道;除湿散寒,温经止血。

中秋节与吃月饼

古代帝王的礼制中有春秋二祭,春祭日,秋祭月,中秋节就是祭月节。

金秋时节,燥气当令,燥气易伤津液,故饮食应以滋阴润肺为宜。

《饮食正要》:“秋气燥,宜时麻,以润其燥,禁寒食”。

芝麻,糯米,粳米,蜂蜜,枇杷,菠萝,乳品。

月饼是面粉和多种糖果制成,味甜润,“甘寒润燥”,润可祛燥”。

重阳节与食菊、吃花糕

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阳相重。两九相重,所以叫重阳又谓“重九”。九月九,饮菊酒,人共菊花醉重阳。

《本草纲目》:菊“春生,夏茂,秋花,冬实,其苗可蔬,叶可啜。花可饵,根实可药,裹之可枕,酿之可饮,自本至末,罔不有功。”

菊花酒明目轻身,补肝气安肠胃,利血,治头昏,降血压,减肥。

菊花扩冠强心可用于治疗冠心病,解热,抗炎,镇痛,抗衰老,抗氧化。保护人红细胞膜、降压。

秋季心脑血管病多发秋天,食菊是古人在饮食生活中积累起来的防病治病的经验,并形成了节日的饮食风俗。

菊糕:用植物叶子和米面制成的重阳花糕。

原料,米粉和以枣,栗子,山楂,白糖,多种蜜饯,干果。

《本草纲目》:九日登高米糕,亦可入药,甘温无毒,养脾胃厚肠,益气和中。

秋天为肺令,肺脏属金,糕,健脾益肺,培土生金。

腊八节与喝腊八粥

商代春夏秋冬四次大祀,用捕获的禽兽和种植的五谷蔬菜祭祀祖先和天地神灵,尤以冬祀的规模大而隆重称为“腊祭”。举行冬祭的这一日则被称为“腊日”,魏晋以后,腊日确定为十二月初八

五谷杂粮与多种豆类,栗子,大枣,桃仁,瓜子,莲子,胡桃,松子,柿子,桂圆,赤豆,薏仁,白果。以文火慢炖,清晨和夜晚热食。

腊八粥营养丰富,提神健脑,畅胃气,益精力,中药食疗配方,养生健脾的极好药膳。李时珍:“精,粟,粱米做粥,治病甚多”。

三餐四季里的中医食疗

春季养肝,以脏补脏,鸡为先。

春季饮食以平补为原则,在五行学说中,肝属木,与春相应,主升发,重在养肝补脾,这一时令以肝当令,肝的生理特性就像春天树木那样生发,主人体一身阳气升腾,若肝功能受损则导致周身气血运行紊乱,其他脏腑器官受干扰而致病。

鸡肝味甘而温,补血养肝,为食补养肝之佳品,较其他动物肝脏补肝的作用更强,且可温胃。

此外,鸡肝含有丰富的蛋白质、钙、磷、铁、锌、维生素A、B族维生素。肝中铁质丰富,是补血食品中最常用的食物。动物肝中维生素A的含量远远超过奶、蛋、肉、鱼等食品,具有维持正常生长和生殖机能的作用,能保护眼睛,维持正常视力,防止眼睛干涩、疲劳,维持健康的肤色,对皮肤的健美具有重要意义。

夏天的大西瓜,吃了才够味儿

夏季“暑邪”、“湿邪”相兼为伴,避暑的同时,应清淡饮食,多吃瓜果蔬菜,适当补水,并注意劳逸结合。

西瓜性凉,红色的果肉也符合中医养生理论里夏季可以多吃红色水果,以降火气。西瓜可降温祛暑,清热利尿,泻心火,除烦止渴。中医里称其为“天然白虎汤”。明代文人瞿佐在《红瓤瓜》中写到:“结成之日三扈露,泻出流霞酒酿浆。”可以想象酷暑之日,大口朵颐西瓜也确实是爽事一件。因此,也有“盛夏之王”之称。

现代研究表明。西瓜除不含脂肪和胆固醇外,含有大量葡萄糖、苹果酸、果糖、蛋白氨基酸、番茄素及丰富的维生素C等物质,是一种富有很高的营养、纯净、食用安全食品。其所含的的糖、蛋白质和微量的盐,能降低血脂,软化血管,对医治心血管病,如高血压等有疗效。

西瓜皮也是一味中药,具有良好的清暑解热,止渴,利小便功效,清代温病大家王孟英曾创名方“清暑益气汤”,主治暑热气津两伤,身热多汗,口渴心烦,小便短赤,体倦少气精神不振,特别适合治疗小儿夏季热等。

民间多用西瓜翠衣煎饮代茶,可治暑热烦渴,水肿,口舌生疮,中暑和秋季气候干燥引起的咽喉干燥,烦咳不止等疾病。

吃藕丑?不!莲藕是个大宝贝

每年的9-10月,是莲藕丰收的季节,一个个白白胖胖、水灵灵的莲藕被摆在菜市场里显得格外馋眼。莲藕微甜而脆,可生食也可做菜,而且药用价值相当高。

独用莲藕,可以消食止泻,开胃清热,滋补津液,预防内出血,是老人孩子、体弱多病者上好的日常食品和滋补佳珍。

莲藕入药始于《神农本草》,功能为补血、止血。《本草纲目》:莲藕厚肠胃,固精气,治女人带下。

莲藕的第一个功能是止血。陈存仁先生的《津津有味谭》记载:藕汁能止血。

“大量出血,如呕血(即胃出血)、咯血(即肺出血)、泻血(即胃肠道出血)、牙龈出血,凡是病势不紧急的患者,可用莲藕搅汁作为冷饮,每日饮两三杯,可以止血。”如果不能搅汁,用莲藕煲汤,饮用后也可以止血凉血,不过妇人产后必须温饮,不可冷饮。

藕的第二个功能是清肠热。大家看藕的形状就知道了,一节一节的,连串在一起,很像我们的肠子,因此它善于清肠热。

藕的第二个功能是利小便。凡是中空的植物,基本都有通的作用,比如通草、木通、白茅根。藕中间全是空洞,所以也可以利尿通淋。

冬天的大白菜,吃起来就不要停了

大白菜是冬天北方最重要的蔬菜之一,菜市场里随处可见,物美价廉。虽然便宜易得,但也是大自然慷慨的馈赠。大白菜性平,味甘,归脾、胃、大肠经。有清热除烦,通利肠胃,补中消食,利尿通便,清肺止咳,解渴除瘴的功效。

现代营养学研究认为,大白菜里含有丰富的维生素、膳食纤维和抗氧化物质,能促进肠道蠕动,帮助消化。大白菜的维C含量高于苹果和梨,与柑橘类居于同一水平,而且热量还要低得多。

所以,想要减肥吃什么?水煮大白菜必为首选!

慧生衡泰团队出品

编辑

JOY

素材提供

HT

给慧生衡泰点个“赞”再点个“在看”吧!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