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
生活
自然JULY6.
仲夏端午谓五月五日也,俗重此日也,与夏至同。
——
西晋《风土记》
经过前几天三十多度的炎热天气这几日终觉时日终得清爽一些了孩子们像往年度过的每一个具有节点意义的节日一般早早的开始期待端午的到来阳光慷慨泼洒了几天小花圃的植物绿得越发葱郁大自然就是有这种魔力孩子们身在其中就能够回到原始美好的状态像花草虫鱼一样没有负担没有拘束静静享受每一阵吹来的风……在这一天孩子们脚下踏实地踩着土地埋头做一些辛劳且有趣的事情用自然馈赠的五谷做家常的粽子、凉糕慰藉自己时间的流逝变得很慢从指缝细细溜走的都是清淡又有嚼头的小日子
春蝉夏鸣万物生
夏的脚步,热情召唤五谷的力量
孩子们在十幼的小院里
追逐打闹
端午的祝福在粽香中盛放
你好呀,端午碧艾香蒲处处忙。“端午”一词最早出现于西晋的《风土记》:“仲夏端午谓五月五日也,俗重此日也,与夏至同。”端,古汉语有开头、初始的意思,称“端五”也即“初五”。《说文解字》:“端,物初生之题也”,即说端为初的意思,因此五月初五被称为“端五节”。《岁时广记》说:“京师市尘人,以五月初一为端一,初二为端二,数以至五谓之端五。”古人习惯把五月的前几天分别以端来称呼。因此,五(午)月的第一个午日,谓之端午。
在这一天
我们放下一切
散落在小院里的
大孩子、小孩子们
统统兴高采烈的
欢聚在栖真园
一起来
创造丰富的节日传统文化氛围
我们庆祝传统节日
不仅仅
是为了让孩子们在特定的日子里
表达崇敬之情
享受到他们期待的欢乐和喜悦
更希望
让康十幼的所有孩子
对生活充满美好的
期盼和向往
孩子们说
是把粽子投入江中
是端午节一个很重要的习俗
一定
不仅仅是为了纪念屈原
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是为了感恩自然
我们的祖先始终
不忘自然的
养育之恩
这是回馈自然的一种
表达方式
土地河流养育万物
我们对他们不能只有索取
没有回馈
端午节在芒种节气之后
芒种刚刚收获了新的粮食
我们在享用之前
先把新粮进献给
山川河流
天地万物
端午节
对于我们来说更是盛夏时节的
感恩节
——
感恩自然
感恩它们对我们的哺育
端午前一个月
老师们就早早的带着孩子们
开始了线上讨论
我们要一起度过一个
充满人间烟火气息的端午
大些的孩子们
已经在可爱的十幼
度过了一个又一个端午
孩子们在这样的自然循环中
探讨着端午节
对于我们来说真正的意义
大伙们奇思妙想
天马行空
老师们则将孩子们的想法
一一详细的记录下来
并进行反复论证
小些的孩子们呢
……
虽然有些懵懵懂懂的
一样可以通过和老师的聊天
开心的获得
关于这份节日的内在
力量
我们提前一个月就开始为端午系列课程准备所需活动材料其中简单一些的手工制作由老师和孩子们一起完成另一部分则由家长们带着源自内心的关爱制作出一些端午小物什送给班级这两股力量的合作最终传达出端午节的核心品质向上和转化的力量结合中国传统端午节文化习俗我们的室内与室外活动环境也在节日庆祝的时间内作出相应的调整呈现端午节日元素老师和孩子们的用心和努力以及对节日的崇敬对文化习俗的传承对生活充满着热爱这一切都将潜移默化的影响孩子们未来的人生孩子,你要找到自身内在的光门前艾蒲青,江上鱼龙舞。ps:端午早晨,幼儿园里浓浓的节日氛围,温馨美好。舞龙队的小朋友们,早早的就准备好,只等堂鼓一声令下,准备开始上午的第一场舞龙表演。
鼓声阵阵
让所有聚集到栖真园的孩子们
都欢喜不已
由于舞龙队孩子们
一直卖力的奔跑着
仿佛都能看到空气中
弥漫着他们
闪闪发光的
快乐
你看
大孩子们舞的着实卖力
小孩子们
则坐在草坪上
倚在水池中心的小桥上
欢呼雀跃
拍手叫绝
汗水打湿孩子了孩子的衣服
却丝毫不减孩子
兴高采烈的
兴致
端午节是着重“呼出”的节日它更多地具有火的品质我们为孩子们找到这样一个内在力量的突破口帮助孩子们找到自身内在的光因为我们始终坚信这些看似平平无奇的小仪式终将帮助你在未来的岁月中战胜人生中可能发生的挣扎与黑暗成人后所面对的纠结与痛苦此时我们需要借助这股热烈的力量帮助孩子们接受外在的真实世界若将一年之中节日的循环比作人类个体生命的成长周期死亡、新生、成长、成熟它蕴含着宇宙真理的循环并作为孩子们与这个世界相处的接口相互融合我们始终相信节日为孩子们带来的不仅仅是一种延续更是关于中国文化与中国智慧传承我们与万物息息相关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一年之中端午最为接近二十四节气中阳气至盛的夏至此时世间万物生命力均接近极盛呈现生机勃发并盛放的姿态与此同时自然界也出现另一股力量五毒尽出各种毒气、邪气盛行我们的身体时时处于外热内寒的状态瘴气很容易侵入身体端午这一天被认为是“毒月”中的“毒日”所以人们选在这一天沐兰汤、点雄*、挂菖蒲来驱除“邪毒”我们和孩子们一起“手执艾旗招百福,门悬蒲剑斩千邪”早早熬好了艾汤孩子们自己拿柳条轻轻的把艾汤滴在同行小伙伴的头顶年纪小些的孩子是最有意思的最喜欢让同伴给自己洒艾水然后又尖叫着跑开不仅因为凉快艾水的味道他们也甚是喜欢孩子们在院子里疯玩一会再跑来排队反复让老师帮忙滴洒艾水乐此不疲你看当孩子们切实对如此繁多的传统习俗开始探索并思考将会欣喜的发现这些看似无从考证的习俗背后蕴含着深厚的中国智慧以及“道”的规律一块闻得到大自然的布靛蓝春风妒,欢笑如昨今。白色的棉布泛出浅浅的粉色在眼前起了一团雾气薄雾般细腻的清凉抚平了毛孔里所散发的燥热走过栖真园的小台阶仿佛踏光穿雾而来
又是一年端午
染布时
我们准备好各色的草木扎染材料
自己提炼染料
带着孩子们一股脑投入到
草木扎染的欢喜中
我们既盼望夏天快到来
又唯恐夏天走得太快
孩子们把白色的棉胚布充分浸泡在清水里将苏木木屑高温熬煮过滤出染液再将浸透的白布放入均匀搅拌染色利用染液的高温染色加固色布面缓缓成柔美的粉色像一小幅素描与面料柔和的扎染线条碰撞交错着淡淡光影来做一条头巾吧正方形四周卷包边在一角慢慢缠绕上皮筋疏密有致等到扎染结束后打开它自然就会呈现出一种向四周野蛮生长的姿态把它作为一份礼物送给自己也送给自己的小伙伴——这是一份闻的到大自然味道的礼物你瞧
每一个孩子
拆开扎染缠绕的线的心情
都像是在拆一件很珍贵的礼物
充满了期待和惊喜
更使人惊奇的是
即使
孩子们按照
小组讨论提前设计好的图案扎结
但因为每个人的手工扎法不同
染出的布就会出现
与众不同的效果
世界上不可能有
完全相同的扎染作品
这是机械印染工艺难以媲美的
独特技艺
苏木、栀子花、*柏
……
大自然慷慨地把它们
送到了孩子们的面前
取色,熬煮染液、过滤、搅拌、清洗、晾晒
每一步都离不开
孩子们的
亲手操作
嘿原来一块闻得到大自然的布借由孩子们的小手在端午这一天把大自然又带回我们的身边关于北方的地道风俗四时花竞巧,九子粽争新。
端午线既是五色丝,又俗称五彩绳。早在东汉(25年-年)应劭著《风俗演义》中就有记载说把它系在臂上可避兵除*、不染病瘟。汉代信仰五行阴阳之说,五色代表了五方位,彼此相生相克,具有神秘的驱邪迎吉作用,所以端午节戴五彩绳是很有讲究的。
在北方
端午这天
大人们起床后第一件大事
便是在熟睡中的孩子
手腕、脚腕、脖子系上端午线
以祈求辟邪去灾
祛病延年
把每一个节日
都过的有意义
是我们康十幼所有老师
不约而同的共识
关于端午的地道风俗
我们希望孩子们
除了能想起粽子的甜咸之争
还能够甜甜的想起
儿时的五彩绳是夏日里
难得的期待
端午这一天
蝉鸣聒噪的中午
小朋友们就会模模糊糊觉得
小脚丫子好痒
醒来后一看手腕和脚踝
都戴上了
花花绿绿的
五彩绳
午休起床后
孩子们
披上衣服就跑出去
和小伙伴们比谁的五彩绳编的更好看
在小孩子们的眼里
康十幼端午的一天
就是这么
有趣儿
ps
/p>
从栖真园小门直径往前走,大路行尽,两旁的绿意逐渐葱郁,踮起脚尖就可以看到水池中心的小岛,清凉的风拂面而来,带着夏天的味道。孩子们为制作了端午比赛用的小船,做了很多的尝试和探索……这真的是一场与众不同的小船比赛呢。
▼
SUMMER
FROM康十幼造船小记
小孩在巷里追逐打闹,长辈们围坐成一圈,仔细地忙着手中的活儿。不一会儿,盆里的粽子就满满当当。包粽子用的箬竹叶青得出奇,煮熟的粽子飘着一股清香。——冯翼才孩子们手中的蜜枣仿佛吸饱了人间的甜泛着诱人的光泽在糯米和粽叶的包裹下和糯米一起修炼糯米中渗进甜丝蜜枣也染了糯米的清香不再突兀的甜再好的镜头也无法显出孩子们手作时的那份甜蜜和孩子们一起沉溺在6月的尾巴里我们希望把这份美好同样分享给在手机屏幕对面的你在力量的转化中,温暖并感恩的前进。写给有所期待的你们嘿我们一直希望我们的课程是活泼生动的于是还原真实的生活就成为了我们教育的内容能够看着孩子们自己放手做一切他们可以做的事情清洗糯米、粽叶以及认真的为全园小朋友准备一场舞龙表演能够看着孩子们骨子里带着那份只属于炎*子孙血脉的自豪我们就更加坚定了自己的这份坚持同时希望你能够喜欢——END——周而复始的节日是“呼”与“吸”之间的交替循环协助孩子们内在发展与宇宙节奏建立起更为紧密的联系并促使孩子们的生命力得到滋养是我们十幼人的教育理想我们希望大家可以一起走很远很远的路在这里的每一个人都能够回归自身由内而外的对自然萌发爱与敬畏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文章已于修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