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痤疮医院那家好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89204421470077907&wfr=spider&for=pc端午安康
节令门·端阳
清·李静山
樱桃桑椹与菖蒲,更买雄*酒一壶。
门外高悬*纸帖,却疑账主怕灵符。
端午节是中华民族古老的传统节日之一,也称端五、端阳。
这个时节,正是一片生机盎然的景色,嫩绿的枝叶,配着热气腾腾饱满的粽子,端午所蕴含的情怀和文化,是中国传统节日中最值得细细品味的。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撇下一句名言,纵身一跃,在世界的尽头处漫漫求索。后人爱戴他,不仅因为诗写得精妙,还因为他“与国共患难”的慷慨。
扶今追昔,纪念先贤,端午节激发每个人的家国情怀,传承着传统节日的生命力。
习俗,让我们体验古人过节的乐趣;
缅怀,让我们铭记伟大的民族气节。
挂钟馗像
终南进士舞龙泉,端午时节壁上悬。
仗君辟邪歼群丑,免得*魅扰人间。
《事物纪原》中说:唐明皇梦小*喧扰,有大*捉小*食之。问为谁,对曰臣终南进士钟馗也。因应举不捷,触殿阶而死,誓除天下虚耗妖孽。明皇乃召吴道子画钟馗像供之。后民间亦多供奉。
清李福有《钟馗图》诗:“面目狰狞胆气粗,榴红蒲碧座悬图。仗君扫荡幺么枝,免使人间*画符。”即描写在端午时供钟馗事。
《燕京岁时记》:“每至端阳市,肆间用尺幅*纸,盖以朱印,或绘画天师钟馗之像,或绘画五毒符咒之形,悬而售之。都人士争相购买,粘之中门,以避祟恶。”
竞赛龙舟
江阁登临颇欲胜,中都子弟冶游成。
盛朝已附屈原老,竞看龙船载妓新。
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
端午插艾蒲
在端午节,人们把插艾和菖蒲作为重要内容之一。家家都洒扫庭除,以菖蒲、艾条插于门眉,悬于堂中。
艾,又名家艾、艾蒿。它的茎、叶都含有挥发性芳香油。它所产生的奇特芳香,可驱蚊蝇、虫蚁,净化空气。
菖蒲是多年生水生草本植物,它狭长的叶片也含有挥发性芳香油,是提神通窍、健骨消滞、杀虫灭菌的药物。
可见,古人插艾和菖蒲是有一定防病作用的。
端午节也是自古相传的“卫生节”,人们在这一天洒扫庭院,挂艾枝,悬菖蒲,洒雄*水,饮雄*酒,激浊除腐,杀菌防病。
端午食粽
粽
大家都知道吃粽子,为什么吃粽子却说不清楚?
粽子带角,角上有刀,是角逐抗争的意思,端午节开始,夏虫滋生,人们要与天气,与蚊虫疾病抗争。端午节的所有习俗都是祛蚊虫,防止疾病,除邪气的。
粽子不仅形状很多,品种各异,而且各地的风味也各不相同,主要有甜、咸两种,也有些地方有一头甜一头咸、一粽两味的“双拼粽”。这些粽子均以佐粽的不同味道,使得粽子家族异彩纷呈。
端午安康
五月五,是端午
端午节就是这样一个热闹、团聚的日子,它充满了先人的智慧与美好的祝愿。节日的习俗沿传至今,也应该有新的寓意,不能单让它们成为一个“空洞的假期”。
唐朝诗人殷尧藩描绘了对端午节的情感:
少年佳节倍多情,老去谁知感慨生;
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
鬓丝日日添白头,榴锦年年照眼明;
千载贤愚同瞬息,几人湮没几垂名。
千载贤愚同瞬息,几人湮没几垂名,诗人的意境,不经岁月沧桑的洗礼,恐怕是很难体会得到的。每每感受那青色的粽子,那浓浓的甜香,都会有一种情怀滋生。
艾草芳香,甜甜的粽子,沁脾的香袋,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种端午的味道,无论社会如何变迁,传统节日带给中国人的幸福与触动不曾改变
粽叶飘香美食伴,
思乡心切归意浓,
家国情怀,
不应被时代忘却。
文字:新媒体运营中心于城龙
排版:新媒体运营中心于城龙
长按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