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
端午安康
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又叫“端阳节”,是我国隆重的民间传统节日。端为开端、开始,午为正中,午即五,“端午”二字,最早出现在晋代的《风土记》。五月正是仲夏,端午是太阳在一年里最当中的一天,也叫“天中节”,是登高顺阳天气好的日子。
在端午节时,全国各地会开展丰富多彩的节庆活动,来祈福纳祥、祛除病灾、避瘟保健与追念先贤。
端午的来源
相传端午是为了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传说战国时期的楚国诗人屈原在五月五日跳汨罗江自尽,居民为了不让跳下汨罗江的屈原尸体被鱼虾吃掉,所以在江里投下许多用竹叶包裹的米食(粽子)。
端午节习俗活动
做香包
制作和佩戴香包,是端午节的传统习俗之一。以往由于医药不发达,人们就把具有杀菌作用的雄*、艾草、菖蒲研成粉末,用布包起来戴在身上,利用它散发出来的香气使夏天的虫菌不来侵扰。
吃粽子
吃粽子是端午节的重要习俗。粽的主要材料是稻米、馅料和箬叶(或柊叶)等,其花样繁多。由于各地饮食习惯的不同,粽子形成了南北风味;从口味上分,粽子有咸粽和甜粽两大类。
挂艾草与菖蒲
人们把插艾草和菖蒲作为端午节重要内容之一。“艾”,又名家艾、艾蒿,它的茎、叶都可驱蚊蝇、虫蚁,净化空气。菖蒲的叶片也含有挥发性芳香油,是提神通窍、健骨消滞、杀虫灭菌的药物。端午人们在家门口挂几株艾草,用它来驱病、防蚊、辟邪。
系五色丝线
中国传统文化中,象征五方五行的五种颜色"青、红、白、黑、*"被视为吉祥色。在端午节节这天,孩子们要在手腕脚腕上系上五色丝线以驱邪。
点雄*酒
“饮了雄*酒,病魔都远走”,端午节时以雄*涂抹小儿额头的习俗,可驱避毒虫。除在额头、鼻耳涂抹外,也可涂抹他处。
划龙舟
划龙舟是端午节的一项重要活动,划龙舟历史悠久,是多人集体划桨竞赛。龙舟竞渡分为请龙、祭龙神、游龙和收龙等几个版块。龙舟竞渡前一般都要举行隆重的祭祀仪式,先要请龙、祭神。在端午前要择吉日从水下起出,祭过神后,安上龙头、龙尾,再准备竞渡。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即删)
端午知识小测试
下列不属于端午习俗的是?
A.避五毒
回答错误?
解析:古人认为端午仲夏,俗称“五毒”的蝎子、蛇、蜈蚣、壁虎、蟾蜍大量繁殖,易咬伤人,所以端午节的不少习俗都是和“避五毒”相关。
B.沐兰汤
回答错误?
解析:民间习俗认为,端午日午时阳气旺盛,是草木一年中药性最强的一天,端午遍地皆药。端午期间,我国不少地方有采草药煮草药水沐浴的习俗,端午草药的药性在其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C.耍龙灯
回答正确√
解析:你认为呢?
D.吃粽子
回答错误?
解析:大概不需要解析吧。五月端的早晨家家吃粽子纪念屈原,一般是前一天把粽子包好,夜间煮熟,早晨食用。
端午将至,请记得——
把五彩绳系在手上,把艾叶菖蒲放在屋内;把雄*酒涂在额头,把香囊配在腰间;宝鸡青铜器博物院向朋友们道一声
端午安康!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