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月
7
日
周
五
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在此,平乐正骨正元堂祝大家端午安康!
端午节是中华民族古老的传统节日之一,有着丰富的民间传说和文化内涵。
几千年的光阴里,从避瘟驱邪到爱国孝亲,端午节一路走来,给我们的民族以健康、信仰和力量。
端,是“开端”的意思;午,在十二地支中属火,是阳气的极致。端午,意味着一年中阳气最旺的时候开始了。在这时节里,高温湿热,天气烦闷,蚊虫滋生,身体难免受侵扰。最早的端午节,其实与屈原无关,而是夏季驱除疫病的节日,可以说是最早的“健康节”。早在战国时期,民间就有沐浴兰汤、挂菖蒲、缠丝带、喝雄*酒辟邪保健等端午节习俗。
药飘香系香囊
端午挂香囊在民间有祛晦辟邪的寓意。关于随身佩戴香囊,中医有“衣冠疗法”的术语,民间也有“戴个香草袋,不怕五虫害”的讲法。
为传承“端午节”民俗文化,洛阳平乐正骨正元堂将在6月7日向每日就诊的患者赠送中药香囊,送上一份节日的祝福。
我们精选了丁香、艾叶、薄荷、陈皮等10多种中草药放于香囊之中,既可以防流感又可以驱蚊。
悬挂艾草抵抗疾病
端午时节,采集艾叶、菖蒲挂在门楣与窗户上的风俗,也是取其避邪的寓意。其实,艾叶和健康也有密切的联系。早在古代,艾草就是重要的药用植物,拥有特殊气味,驱虫的效果很好。
艾草性味苦、辛、温,入脾、肝、肾,全草入药,有温经、去湿、散寒、止血、消炎、平喘、止咳、安胎、抗过敏、芳香通窍等作用。中医常以艾叶或艾条来做针灸或草熏,可通畅全身的气血,提高免疫力,祛风除湿,活血化瘀。另外,用干的艾草泡手泡脚,可以祛湿驱寒。
饮雄*酒小心中毒
端午节,老人家会用雄*酒涂抹在孩子的眼皮、嘴唇、耳朵孔、鼻孔周围,且在额头写一个“王”字,据传这样可以驱蚊避蛇。
在这里小编要提醒大家,千万不要饮用雄*酒,因为雄*酒里含有砷,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砒霜”,喝雄*酒就如同喝砒霜,可直接抑制人体的造血功能,轻则导致贫血,重则导致死亡,不管剂量多小,都会对肝脏造成损伤,雄*的腐蚀作用会让人出现中枢神经系统麻痹。
喝败毒散清热解毒
端午期间,气温开始升高,疾病多发。败毒散治疗气虚外感风寒湿表证的常用方剂。用连翘、野菊花、夏枯草、*芩、生甘草等十几味中药和水煎成汤汁。每日一剂,预防用量一天两次,药汁也可以用于洗浴涂擦皮肤,以防止疔疮毒气,是一味强身散毒的良方。
用熏香剂驱虫防蚊
端午期间,毒虫蚊蝇繁殖增多,所以每逢此时,人们会点燃一些中草药来驱虫防蚊。熏香剂是由多味芳香型中草药配置而成,可化浊避秽,能驱除蚊子、蝇、蛇、虫,净化环境空气。
吃糯米粽子养胃清火
中医认为,糯米味甘、性温,入脾、胃、肺经,粽子里的糯米平常都煮得很软,适量食用有益健康。而苇叶有清热解毒的功能,经过长时间的蒸煮,粽叶内的有效成分可和内馅部分的营养融为一体,相得益彰。
须要提醒的是,糯米类食物比较难消化,一般不宜多吃,尤其是不建议拿粽子当夜宵,省得肠胃不适。
往期精彩回顾▼把藿香正气水涂在身上,效果惊人!比喝下去还好用!菊花茶、玫瑰花、胖大海…养生茶喝对是养生,喝错会伤身!脾胃伤,百病生!夏天这样做,脾胃很受伤。
温馨提示
为方便广大患者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