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六晚上,儿子高兴地跟我说:“妈妈,这个周末的作业我已经完成了十分之九。”“那还有十分之一是什么啊?”“是作文,我准备留到端午节那天再写。”“什么题目的作文?”“你别问了,反正我觉得不大好写。”因为还有两天时间,我也就不再说什么了,随他便吧,有自己的安排就好。
???周一,端午节。晚上,匆匆忙忙从老家赶到家。路上下了好大的雨,到家才知道,因为早上没有把窗户完全关闭,结果“水漫金山”了。可是等我把两个房间都收拾干净了,看到孩子还在书房了抓耳饶腮的。一看作文题:“又到一年粽叶飘香时”、“又是一年端午节”,二选一。再三提示,儿子总算表示自己有所启发,于是开始下笔。我不知道他到底写得怎样,也不想去知道。可是我想的并不少。
???早上,一家人纠结了很久才觉得应该去老家过。因为那里还有一个老人家。不去吧,老人在那里,一个人孤单过节总不好;去吧,还是一点节日的气氛也没有;儿子是主张不去的,因为好不容易放假,他可以睡到自然醒,再说老家也没有什么同龄朋友可以玩。最后还是觉得要去老家过。中国人过节,无非就是吃吃喝喝,也许是上一辈,上上辈,上上很多辈的人穷怕了,总为稻粱谋吧,记得小时候人和人见面,问候语总是“你吃了吗”就可见一般了。买什么菜呢?这个难题就交给家里不平时不怎么买菜的男人纠结去了。
???那天中午其实是在小叔家吃的,都是小婶她一人忙烧菜,我就在旁边看着。因为孩子在外读书,小叔家也就两人。所以中午一桌子也坐不满。我伤后不敢喝酒,他们酒量有一般,所以酒席的气氛一点也没有。那种觥筹交错、起坐喧哗的热闹场面就更不可能有的了。所以,孩子的心里怎么可能有那种“又到一年粽叶飘香”或“又是一年端午节”的记忆呢?
???读汪曾祺老先生的《端午的鸭蛋》,那种鲜活的记忆之门一下就被打开,温润的感觉扑面而来。可是上课的时候,学生可没有这样的体会,反而觉得文章有点乏味。为什么呢?因为今天,传统节日的传统氛围已经几乎丧失殆尽,“节味”已经没有了。没有生动的触感,哪来鲜活的感触?
???小时候过端午,家长总是早几天就开始准备包粽子。说先,很多天前就得把烧饭形成的早稻灰留起来,到了要包粽子了,先在一个很大的“洗米篮”里铺上一天纱巾(小时候我们都叫“炊巾”),然后小心翼翼地往里面放稻草灰,之后是用开水往稻草灰上浇,下面用一个大盆子接着。白花花的开水倒下去,*晶晶的热水注到大盆子里。之后,放在那里澄清,然后小心翼翼地倒出澄清多的“灰汤”以备用。自家产的糯米是不用清洗一遍的,所以要包粽子了,直接用适量的“灰汤”和糯米搅拌,“和”一段时间,才开始包粽子。
???粽叶子的选择也是很有讲究的。要那种*灿灿的才好。太绿的可能还嫩,包起来的粽子会不香;*得发白的太老,容易破,包出来的粽子也失去箬叶独到的清香。今天的粽叶子,太绿的和可能是硫酸铜浸泡过的呢,那就可怕极了。
???捆粽子也不用现在的扁丝绳,因为这有毒害物质。而是用棕榈叶子。小时候,农村家家户户几乎都中棕榈树,所以去棕榈叶还是很方便的。当然,那时候都是小棕榈,像今天街道边种的大棕榈是不行的,因为叶子太宽,不适合当绳子来系那么玲珑小巧的粽子。大人从棕榈树上砍下一两片棕榈叶子,然后叫孩子先到河边洗去叶子上的灰尘和蛛丝,之后,就让孩子帮忙用剪刀挑去中间的脊梁。总要在晒衣杆头晾晒那么几天,等叶子全卷曲成一条条的才好。要包粽子了,在开水了滚一下,就可以用了。有时候大人一边包粽子,一边做谜语让我们猜。可是几乎每年的谜语都是:“四角四丁香,摔下河中央,河底翻筋斗,爬起脱棉袄”,而我们也总是一猜就“粽”,哈。粽叶的清香加上棕榈叶的芳香,小时候吃粽子,那是一种香甜的享受。
???酒席过后,爷爷总负责撒雄*酒。听大人讲,雄*酒是防虫毒蛇毒的,撒过雄*酒,这些有毒的东西就不会出来吓人。但要在正午撒才有效。所以总是我们还在吃得欢,爷爷就可以弄雄*酒去撒了。等我们吃饱了,爷爷的工作也接近尾声了。这时候,爷爷总让我们到他旁边去,他就分别把剩下的雄*点在我们的头顶上、手心、脚心。大人的解释是这样的孩子才不会胆小。
???记忆最深刻的是自己会编鸡蛋络子。汪曾祺老先生记忆里只有鸭蛋,可是我们小时候,大人跟我们说,男人端午节才吃鸭蛋,男人在田野里干活,吃鸭蛋不会淋雨;女人吃鸡蛋才会聪明秀气。小时候一直在想,为什么吃鸭蛋就不会淋雨呢?后来想,也许因为鸭子不怕淋雨,所以淳朴的劳动人民才在鸭蛋上寄托美好的愿望吧。
???酒席后常常会看到划龙舟。那种整齐的动作,那种震天响的锣鼓声,那种酣畅淋漓的号召,无不彰显一种力量,一种犹如战场厮杀的力量。也许人们正是用这种力量召唤屈原、声援屈原吧。今天的臭水沟上,你看到龙舟已经是一种惊奇,看到那酣畅淋漓的划龙舟场面更是天方夜谭。
???小时候过端午节,所谓的酒宴,其实没有今天的山珍海味,没有今天的玉盘珍馐,也没有今天的干红干白,但就是那么的有节味。
???传统节日,节还在,日还在,但传统没有了,那种没有的淳朴愿望没有了。?????????“又到一年粽叶飘香时”、“又是一年端午节”,真的很让人抓耳饶腮!孩子,这个节日,你辛苦了!
????????????????????年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