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黄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蛊究竟有什么用为什么历朝律法对养蛊行 [复制链接]

1#

人们听到“蛊”便会闻风丧胆,至今还有人在疑惑这世上是否真的有蛊虫的存在。

古代的医疗水平,医疗环境远远不及现在的十分之一,古人在面对那些疑难杂症时大多都是束手无策。经历苦难与生死之后,他们明白求医无用,只能将心中的信念寄托在求神拜佛及一些巫术之中,祈祷着早日安康。

何为“蛊”?起源于何地?

相传有人将上百只毒虫都放在同一个器皿之中让它们互相撕咬吞食,经过数个日夜精心培育,活到最后的毒虫便称为蛊虫。成功以后放进人的身体内,从而控制人体。但是最终的结果都只有一个,那就是死亡。

这种养蛊的神秘巫术一直以来都有不同的说法,相同的是人人谈蛊色变,心术不正之人以此巫术坑蒙拐骗,为非作歹。不同的是最早出现的蛊本是制蛊之人专门用来治疗毒疮,后来才被人用来害人。

据相关史料记载,巫蛊之术早在上古时期就已经出现,若是想追溯到具体时间,恐怕也无法找出具体数据去证明蛊虫的出现时期。只能了解到蛊虫存在于古代的荒蛮之地并且在那里得到发展。

考古学家对商朝文化进行研究时发现,甲骨文上已有对蛊字和蛊事的记载。《小屯殷墟文字乙编》提到“有疾齿,唯蛊虐”以及贞:王骨唯蛊?贞:王骨不唯蛊?贞:母丙亡蛊?这些卜辞语句简洁,并没有明确蛊的真实含义,至今有人各抒己见。

但是从字面上来理解,蛊是致病的关键,他们认为齿病与蛊虫有关,如今看来,可能就是大家所说的蚜虫。而骨病中犹如千万条虫子钻进骨头里的痛也是因为蛊虫,或许蚀骨钻心便是从中而来。

蛊巫术神秘而古老,主要流行于我国南方及一些少数民族之中。一谈起“蛊”大家脑海里最先涌现出来的便是苗族,云南边境的深山老林中有着一座神秘的村落,那里地势险要,重峦叠嶂,村民与世隔绝。村落医学落后,每当治疗无效时,人们就想到了蛊虫。

蛊在苗族俗称“草鬼”,相传蛊虫可以寄生在女子身上,这位女子则被称为“草鬼婆”,放蛊之人可以用喊寨的方式收回蛊虫,从而达到救命的效果。

把含有剧毒的虫子放进人体里难道真的可以治病救人吗?答案当然是不可能的,据调查显示,苗族竟然百分之九十的人坚信蛊术的存在,但是在古时的医学环境下,似乎也不难理解。

中国最可怕的蛊术——金蚕蛊

相传蛊术种类有十一种,分别是金蚕蛊、篾片蛊、蛇蛊、疳蛊、肿蛊、石头蛊、泥鳅蛊、中害神、癫蛊、阴蛇蛊、生蛇蛊。其中最令人闻风丧胆的便是金蚕蛊,金蚕蛊中毒后,胸腹会感到刀绞般疼痛,肿胀如瓮,七天就会七窍流血而死。

传说金蚕蛊之毒最难解,此蛊毒水火不侵,更是刀枪不入,与其他蛊毒不同的是金蚕蛊可以依托在金银器具之上传给他人。只需要将金蚕的粪便或者把香灰下在食物中就可以完成下蛊。

因此,制蛊之人必须在农历五月初五那天聚集多种毒虫,将它们放置在瓮缸中,七七四十九天后再放进香炉中。在传统观念中人们认为端午那天阳气极为旺盛,旺盛到了极点,阴气就会滋生,从而毒性最强,在这个时期制药,蛊毒就会轻易使人生病或者死亡。

金蚕很爱干净,据说养它的人总是会把家里打扫得干干净净。外地人若是哪天来到这个神秘而又古老的村庄看见谁家屋角清洁,没有蛛丝,就应该格外谨慎了,因为他家极有可能养有金蚕。不过这也只是一个传说,是否真实,历史上也有一些方法验证。

在进门之前用脚往门坎上踢一脚,踢出沙土,回头看的时候若是沙土突然不见了,就可以确定他们家养了金蚕。进去之后如果主人热情招待用饭,此时需要留心他是不是用筷子敲打碗。

若真的敲打碗则是在放蛊,赶紧把第一口饭吐在地上或者抓挠头皮,金蚕最爱干净,自然也就吓跑了。

但是如果没有注意观察主人家是否有金蚕蛊,又怎么知道自己中毒了呢?其辨别方法可以生嚼黄豆感觉不到黄豆的腥臭味便是中蛊,需要及时治疗,否则会七窍流血而死,即使将尸体火化,心肝也还在,并且呈蜂窝状。

蛊虫的中毒可以辨认以及预防

蛊虫中毒时常就在于一瞬间,中毒容易解毒难,应如何辨认自己是否中了蛊毒?

其一可用生黄豆或者黑豆放进嘴里嚼,尝不出腥臭味则是中毒。其二取一寸炙甘草放入口中嚼,咽下炙甘草汁随之吐出来则是中毒。其三将鸭蛋煮熟后插入银针,含入口中,一个小时后取出查看,如果蛋白变黑则是中毒。

预防的方法很多,除上文提到的观察房屋是否清洁无蜘蛛网、进食前敲打碗之外,也有一些小方法。例如出门前携带大蒜头,饭前先吃大蒜,有蛊必吐,不吐则死,主人害怕被牵连,自然不敢下蛊。其次中蛊毒多在酒饭之中,可用雄黄、蒜子、菖蒲三味开水吞服。

历朝历代为什么都要严惩养蛊之人?

养蛊起初本是用来防身,可是有的人却用蛊为非作歹。明令禁止养蛊早在东汉时期便已出现,此事还得从汉武帝说起。汉武帝一生沉迷美色,风气十分奢靡。

《通鉴纪事本末·巫蛊之祸》中记载,政和元年,各类神巫聚集长安,宫中美人为躲避灾难寻求女巫,女巫告诉美人们在每间屋里都埋上木头人,祭祀方可躲难。由于妒嫉他们轮番告发对方诅咒皇帝、大逆不道。汉武帝大怒,将被告发的人处死,前后牵连数百人。

此后汉武帝心里产生疑心,时常梦到有木头人要袭击他,醒来后精神恍惚。刺客没有抓到反倒搜出了许多木头人,巫蛊的恐惧使他不相信任何人,以至于最后害死了自己的亲生儿子刘据。后来壶关三老令孤茂上书汉武帝,汉武帝才幡然醒悟。

《周礼·秋官》记载:“毒蛊,虫物而病害人者。《贼律》曰:‘敢蛊人及教令者弃市’。”此后汉朝便有了律文,凡是养蛊之人或唆使他人养蛊害人者都将当街处以死刑,并不允许收尸。

不仅如此,《释名》有云:“市死曰弃市,市众所聚,言与众人共弃之也。”当众执行死刑,以儆效尤。虽然有了命令,但苗疆地区离京城十万八千里,管理困难,这才给有心之人可乘之机。

魏晋南北朝时期对养蛊的惩罚与汉朝相比较为严格,一旦发现有人养蛊不仅仅处以死刑,还会面临着抄家及大火焚烧养蛊的屋子,目的就是为了防止蛊虫逃出来。

到了唐朝,宫廷中再次出现了巫蛊术,不少皇室子弟利用蛊来争权夺利,朝廷内外乌烟瘴气,后来唐朝律令中规定发现与巫蛊之事有关联者,不仅剥夺爵位继承和官身,连同自己三族也要一起流放千里,其中包括知情不报者,严重时处以死刑。

明律及清律中也有相关律文去惩罚养蛊之人,与其他朝代相比不同在于有赏有罚。赏:“里长知而不举,各杖一百,不知者,不坐,造获者,官给赏银二十两。”

罚:“制造、藏畜蛊毒,堪以杀人及教令造畜者,斩。”、“若以蛊毒,毒同居人,其被毒之人父母、妻妾、子孙,不知造蛊者,不在流远之限。”等。由此可见,明清时期对巫蛊术的管制更为严格,这也是明清时期中央集权发展到顶峰的必然需求。

只不过虽然各个朝代都对养蛊之事进行打压,但是究其原因还是养蛊之人所做的事,弊大于利,很多人养蛊都是为了心中的邪念,杀人于无形之中,让人毫无证据。

毕竟皇帝心中本就生性多疑,位高权重,指不定哪天身边的大臣就会用这种方法夺了他的性命与辛辛苦苦打下的江山,宁可错杀一百也不愿放过一个。因此各个朝代都有严格的法律明令,一旦发现养蛊或有关养蛊的蛛丝马迹都会严惩不贷!

结束语

巫蛊术最开始本是人们为了健康去祈福的方法之一,却被有心之人演变成祸国殃民的残忍手段,为此丧命的人不计其数。没有人不惧怕这种类似于生化武器的生物,杀人于无形之中,又毫无证据可查。

历朝历代严令禁止巫蛊术并严惩使用巫蛊术之人正是防止有心之人危害社会,造成不可挽回的局面,毕竟没有人敢拿自己的生命安全做赌注。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是每一位君王的责任与担当,更是君王与百姓之间都喜闻乐见的事。

如今科学技术水平不断在发展,医学水平不断在进步,人们不需要用巫蛊之术祈求安康,巫蛊传说流传千年,深入人心,至今也有不少人怀着“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心态面对巫蛊之术。

但是在这个科学发展的时代,我们相信的不该是那些古老神秘的传说,不该是那些封建迷信,而是要相信现代的医学技术,即使有些医学不够完善,但是我们坚信在未来医学会越来越进步,人民会越来越安康,国家会越来越富强!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