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最初几天照片 https://m.39.net/pf/a_4793221.html我们这里过端午节,有几样事要做:1、包粽子,2、做香包,3、采药,4、门上插艾,5、喝雄黄酒。
小时候,妈妈用软米包粽子。我们家乡不出产大米,只产小米。小米源自谷子。软米源自黍(音同术)谷。软米还可做黄酒,味道很美。粽子包装用粽叶。做成的粽子,除了粘粘的软米还有甜甜的红枣,妈妈说,“好吃吗?”我只顾吃“嗯嗯嗯”爸爸说我“这下把生都忘了”。
粽叶就是竹笋叶。我们每个村都有竹园。我跟小伙伴经常去竹园里玩。小竹竿用小刀削个咪子,吹起来吱吱响。大竹筒可做水钻子(活塞类玩具)喷水玩。竹笋,粽叶不是稀罕物。现在竹园都方了院子。十里八乡难见到竹园。都成了回忆。除了粽子,还有槲(音同胡)包。从山上摘下槲叶,包上软米豇豆等下锅里煮好,就成了槲包。听姐姐说,吃粽子和槲包是为了纪念诗人屈原。咱也不懂,只管好吃就行。
香包,香囊。方言叫香草。那时,姐姐给我做香草。先用布纳个小袋,里面装填苍术,再扎成小动物形状或者心形,过程叫“促香草”。就是一件工艺品,还散发浓浓的香气。那时过端午节,每个娃娃都戴香草的。作用是防蚊驱虫。
采药是爸爸的事。爸爸一大早就去地里。很快就回来,篮子里有猫眼,猪耳朵等中药。当然,还有门上别的艾草。猫眼又叫甘遂,有毒。大人说,必须在端午这天,赶在太阳出来之前把这几样药釆下。晾干后可治喉咙痛之类。我总见到这些药用绳扎住挂到墙上。年年如此,但不记得有谁用过。家家户户门上别着艾草。想不到的是,现在端午节,街上还有艾草出售。
门上插艾,还有个故事。说的是唐僖宗年间,发生黄巢动乱,百姓逃难。这天,黄巢看到一逃难妇女很是出奇,只见她怀里抱着大娃,手里牵着小娃。黄巢拦住她,问是何故。妇人说,小娃是自己的。大娃是他伯父的。现在打仗有危险,如果只能保一个娃,她只好牺牲亲生的。黄巢听罢,大受感动。说“你给门上插个艾草吧”。妇人照办。结果兵来村里,她家幸免于难。原来黄巢吩咐手下“凡看到门上有艾草的,不得打扰”。这也是好心有好报。
妈妈还说,端午要喝雄黄酒。她说,喝了能辟邪,还能驱蛇虫。她给我们讲白蛇传。说许仙听信法海的话,让媳妇喝酒,结果白娘子显原形,变回蛇身。那时,我听了很气愤许仙。妈妈说,这就是喝雄黄酒的来源。天热了,蛇虫活跃,它闻到酒味,再不敢来了。但我从没见到过这个酒。甚至没有见过雄黄长啥样。
这些,都成为遥远的往事。好像是梦里发生的,甚至真实性连我自己都怀疑。回忆起来,向往得想哭。可是,再也回不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