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治疗白癜风的好的医院 https://wap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导读:从雄黄酒的制作方法来说,首先是将雄黄研磨成粉末,然后加入到黄酒中,但由于雄黄本身是具有一定的毒性,饮用不当很容易造成身体伤害,但端午喝雄黄酒是黄酒吗?下面我们就一起来了解看看雄黄酒是什么做的。
端午喝雄黄酒是黄酒吗雄黄酒是什么做的
据《陈氏祖谱》记载,唐昭宣帝天佑元年,为了怀念屈原,当时皇帝封其为“昭灵侯”。而湖北省荆门市陈家湾的陈元梁,更是在端午节,根据当地气候情况,制作了两种雄黄酒来纪念他。一种是以雄黄石(主要成分是硫化砷,有毒)为原料制作的雄黄酒,称为矿物雄黄酒。此酒会在端午节当天,洒在庭院屋角,以驱邪辟虫;另一种是以杜仲雄花和黄精为原料制作的雄黄酒,称为草本雄黄酒。
为了防时疫古人每年端午都会要喝雄黄酒,而且据说端午节喝过雄黄酒之后一整年毒虫都不敢近身。
端午节喝雄黄酒传说
传说屈原投江之后,屈原家乡的人们为了不让蛟龙吃掉屈原的遗体,纷纷把粽子、咸蛋抛入江中。一位老医生拿来一坛雄黄酒倒入江中,说是可以药晕蛟龙,保护屈原。一会儿,水面果真浮起一条蛟龙。于是,人们把这条蛟龙扯上岸,抽其筋,剥其皮,之后又把龙筋缠在孩子们的手腕和脖子上,再用雄黄酒抹七窍,以为这样便可以使孩子们免受虫蛇伤害。据说这就是端午节饮雄黄酒的来历。至今,我国不少地方都有喝雄黄酒的习惯。
端午节喝雄黄酒好吗
矿物雄黄酒有一定毒副作用,建议少量饮用。其主要成分是雄黄和黄酒,雄黄的主要构成是硫化砷,砷剧毒,可以提炼出砒霜,所以,雄黄本身是具有一定的毒性,饮用不当很容易引起身体伤害,所以,现在不推崇饮雄黄酒了。从科学的角度,雄黄酒需要谨慎对待,而黄酒则有益于人体健康。黄酒其实是种米酒,与白酒不同的是,黄酒没有经过蒸馏,酒精含量低于20%。
黄酒中含大量蛋白质、B族维生素、钙、磷、硒等,以及一定量的糖、有机酸和氨基酸。中医上,黄酒可以做药用,生饮对心跳过快、厌食、烦躁等有疗效;热饮可以缓解血淤、缺奶、风湿性关节炎、腰酸背痛及手足麻木。黄酒热着喝是有利身体健康的,烫过之后更会挥发掉一些酒里的有害物质。
草本雄黄酒配料中的杜仲雄花和黄精,属于药食同源的植物,既是中药材,又是食品,可以作为安全的原料加入黄酒中,草本雄黄酒符合国家食品安全规定。草本雄黄酒入口蜜香浓郁,微有药香。含有丰富的维生素、葡萄糖、氨基酸等营养成分,饮用草本雄黄酒被认为是古代提高人民身体免疫力的重要方法!
(五月五产品图)
端午节的其他习俗
1、吃粽子
全国人民都有一个共同的习俗,就是要在端午节吃粽子,这个习俗也有几百年的历史了,已经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古代粽子又叫角黍、筒粽。角黍是因粽子的形状有棱有角,内包有糯米而得名;筒粽是因最初的粽子用竹筒贮米烧煮而成。
2、赛龙舟
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相传起源于古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竞渡之习,盛行于吴、越、楚。
3、悬艾叶菖蒲
民谚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在端午节,人们把插艾和菖蒲作为重要内容之一。家家都洒扫庭除,以菖蒲、艾条插于门眉,悬于堂中。并用菖蒲、艾叶、榴花、蒜头、龙船花,制成人形或虎形,称为艾人、艾虎;制成花环、佩饰,美丽芬芳,妇人争相佩戴,用以驱瘴。
端午喝雄黄酒是黄酒吗雄黄酒是什么做的
4、躲端午
时端午节习俗,指接新嫁或已嫁之女回家度节。简称“躲午”,亦称“躲端五”。俗以五月、五月五日为恶月、恶日,诸事多需避忌,因有接女归家躲端午之俗。此俗宋代似已形成,陆游《丰岁》诗有“羊腔酒担争迎妇,遣鼓龙船共赛神”之句。《嘉靖隆庆志》亦记云:“已嫁之女召还过节”。又,《滦州志》:“女之新嫁者,于是月俱迎以归,谓之‘躲端午’”。
5、戴百岁索
端午节扬州的孩子们穿戴上虎衫、虎兜、虎鞋,背着布老虎,鞋底还绣有“五毒”踩在脚下,脸上涂着雄黄酒,额上有大人蘸雄黄、朱砂写的一个
虽然现代环境条件变好,没有那么容易遭受虫害的侵扰,但是为了求安求吉,雄黄酒这样的习俗都被传承下来。五月五雄黄酒融历史和保健于一体,将“草本雄黄酒”重新发扬光大,不但可以让更多人了解中国端午节这一古老文化节日的魅力,了解更多传统文化风俗习惯,同时也对于发展中国的传统酒文化和中医药事业有着积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