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节日”南京工作室邱澳玉
农历五月初五,俗称端午节。“五”通“午”,“五”为阳数,又因“挂菖蒲”“兰汤洗浴”之俗,故端午节又名端阳节、菖蒲节、浴兰节等。在传统节日体系中,端午节非常重要,与春节、清明、中秋并称中国四大传统节日。
自古以来,端午期间各地民众包粽子、赛龙舟、佩香囊、饮药酒、悬挂艾草、菖蒲等,习俗名目繁多,因地而异。那么,在丰富多样的端午节俗中,又承载着怎样的文化记忆和精神内涵呢?
端午节寄托着
爱国主义情感
关于端午节的起源,自古有“辟邪说”“祭龙说”“纪念屈原说”“纪念勾践操演水师说”“纪念伍子胥或曹娥说”等多种说法。其中以纪念屈原之说,影响最广最深,占据主流地位。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相传屈原投入汨罗江后,当地民众因舍不得屈原投江死去,他们争先恐后划船相救,但显然这一切都是徒劳之举。为了寄托哀思,人们泛舟江河之上,此后才逐渐发展成为龙舟竞赛。百姓们又怕河里的鱼虾吃掉他的身体,就纷纷回家拿来米团投入江中,后来就成了端午吃粽子的习俗。就像春节的饺子、清明节的青团、中秋节的月饼一样,粽子是端午节具有文化符号意义的食品。此外,黄鱼、黄鳝、黄瓜、咸蛋黄和雄黄酒合称“五黄”,也是中国江南地区端午节的重要食品。
从文献记载来看,最早将屈原和端午节联系起来的,是南梁吴均的志怪小说《续齐谐记》,此时屈原已去世年以上。虽然端午节的起源比屈原更早,但千百年来,屈原的爱国精神深入人心,他已然成为民众心中最为伟大的悲情英雄之一。
“共骇群龙水上游,不知原是木兰舟。”龙舟竞渡是一项很有气势、极具合作精神的竞技活动,有益强身健体和民众团结;再加上纪念屈原爱国主义精神的内容,端午节便成为中国人传递爱国主义情感和精神的重要仪式。
端午节表达着珍爱生命之情
端午节也是自古相传的“卫生节”,诸多习俗都表达着对生命的关爱之情。古人认为,五月是“阴阳争,死生分”的月份。西晋的《风土记》中写道:“仲夏端午谓五月五日也,俗重此日也,与夏至同。”夏至日照时间最长,气候特点是高温高湿。这也是暑热难挨,各种疾患、时疫流行的季节,很容易对人体造成伤害。为了辟毒驱疫,保证生命安全,人们开展了多种多样的民俗活动,以期顺利度过这个季节。
我国古诗词对端午民俗活动有着丰富的记载。“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诗中写到了端午节吃粽子、挂艾叶等驱除毒气的习俗。“正是浴兰时节动,菖蒲酒美清尊共。”这记载了古人在五月初五沐兰汤浴,饮菖蒲叶浸制的药酒,以驱疾疫。“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这向我们呈现了人们将五彩丝线系于手臂,胸前佩挂符箓,以避灾邪的景象。
无论是悬挂艾草菖蒲,还是沐浴兰汤、挂钟馗画像,抑或是饮雄黄酒、悬挂丝囊,这些民俗活动都寄托着人们避邪驱瘟、祛毒禳灾、保健康求吉祥之意。此外,端午节还蕴含着人们对中医药的重视。端午采药自古成风,因为这时正值许多草木的茎叶成熟期,可以碾制成药。农谚云:“端午节前都是草,到了端午便成药。”“采采笨节,薄言采之。”《诗经》中《苹曹》这首诗写的也是采药之风。同时,端午节也是唯一以民俗方式弘扬传统中医药的节日。这些习俗无一不表达着人们对于生命的珍爱之情。
端午节承载着
家庭团圆之情
古代女儿出嫁从夫,长住在丈夫家,难得见到自己的父母。除了大年初二出嫁女儿回娘家之外,端午节也是她们回家看望父母的机会。明朝沈榜在《宛署杂记》中记载:“五月女儿节,系端午索,戴艾叶,五毒灵符。宛俗自五月初一至初五日,饰小闺女,尽态极研。出嫁女亦各归宁。”故而人们也把端午节称作“女儿节”。
虽然都是回娘家,但在不同地区,出嫁女端午回娘家的回法也略有不同。在北京地区,出嫁的女儿回娘家的时候一定要把自己打扮得漂漂亮亮,手臂上系着彩色丝线、胸前戴着红绒花。巧手媳妇还会编织五彩粽子,有的粽子里面还会放一些中草药,送给父母为他们祈福增寿。而在湖南地区,除了在农历五月初二至初四的送节之举外,端午节必不可少的一件习俗,还是出嫁女儿在回娘家之前将鸭蛋煮熟之后,剥掉壳,然后再涂饰上不同的颜色,带到娘家去,有着防疫祛病、避瘟驱毒、企盼吉祥美好的内涵。广东地区的人对端午节也很重视,一般出嫁女儿在回娘家的时候,除了准备粽子作为节令礼物,还要送鸡、鱼、肉、酒等给父母贺节。而新媳妇则一定要提前以五色丝线编织挂包、香囊,到娘家送给未成年的孩子们,用以体现新媳妇的贤良和手艺,俗称“新抱手艺”。女儿回娘家后,一家人围坐在一起,食粽子、饮雄黄酒、系五彩丝囊,欢声笑语,和和美美,其乐融融。
除接出嫁女儿回家“躲端五”外,在我国很多地区,端午节前后,亲朋邻里之间有互相赠送粽子、鸡蛋的习俗。亲朋邻里之间通过互赠礼物,感情更加融洽,关系更加亲近。这些民俗活动既有利于构建出嫁女儿与娘家的关系,同时在构建村落地缘关系、邻里关系等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端午节俗蕴含着对国家、家庭以及个体生命三个方面的深厚感情,是传递家庭温情、守护个体生命、追念历史先贤、激扬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是我们民族卓越的文化创造。作为中华儿女,我们要继承发展传统节俗文化,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在传统和现代的对话中为节俗文化注入时尚元素,让节俗文化在新时代中“活”起来。
本版摄影南报融媒体记者段仁虎
本文来源:南京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