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黄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唐太宗为什么只活了51岁,资治通鉴其 [复制链接]

1#
正规的白癜风医院 http://pf.39.net/bdfyy/bjzkbdfyy/

公元年,也就是大唐贞观23年7月10日,大唐皇帝、天可汗李世民因病去世,享年51岁,庙号太宗。本来生老病死乃是自然之理,可是,作为51岁的一代明君,实在死的太早了点。也会只能是如此,后世对唐太宗的死因也是众说纷纭,有说是“服金丹而死”,有说是“杀兄报应而死”,但都没有确凿依据。

唐太宗李世民,作为我国历史上最著名的一位封建皇帝,他在位年间主导的贞观之治,开启了“大唐盛世”的宏大篇章,为后世每一个中国人津津乐道,直到如今,还是我们炎黄子孙心中的殿堂。但是,这么一位天纵奇才、英明神武的皇帝,为什么在51岁时就早早去世了呢?

按说,唐太宗这个人,能够善于纳谏,是一位非常开明的君主,心胸的宽广自然不在话下。而心胸开阔人的寿命都相对会较长点,不是说“笑一笑十年少”么。而且作为一个封建王朝的最高统帅皇帝,个人保健、饮食营养这些都无需我们去猜测了。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呢?

首先,唐太宗李世民,少年开始领兵打仗,“朕18岁提刀起事”这可是他亲口说的。一生基本在马背上度过,刀枪无眼,在战场上与敌人生死相搏,难免会有一些“金疮”之类的。

至于《资治通鉴》说“世民自起兵以来,前后数十战,常身先士卒,轻骑深入,虽屡危殆而未尝为刃矢所伤”。这几乎就是一个神话,乱兵之中,一次两次全身而退还有可能,一生几十年战争,还身先士卒却毫发无损,用脚指头想都知道不可能。只不过可能没有啥大的伤势,为了美化他干脆就说成“未尝为刃矢所伤”。

唐宋顺承而下,对唐代的资料,我们可以从《资治通鉴》里发现一些蛛丝马迹。虽然书中说的比较晦暗,可能有两种原因,一是唐太宗实在口碑太好,后人不愿意把他的一些负面资料记载下来;二是虽有描述,却没有写明。

比如《资治通鉴》在记载唐太宗死前三年,也就是贞观19年征讨高丽一事,从飞骑三千人驰入临渝关,道逢太子。上之发定州也,指所御褐袍谓太子曰:“俟见汝,乃易此袍耳。”在辽左,虽盛暑流汗,弗之易。及秋,穿败,左右请易之,上曰:“军士衣多弊,吾独御新衣,可乎?”至是,太子进新衣,乃易之。

联系唐太宗征讨高丽,在安市纠缠长大半年之久,攻下城池后本当乘胜追击,扩大战果,却因辽东饥寒的理由轻易撤兵,撤兵时还穿着出征时的衣服,是什么原因,让大唐天子一件衣服穿了这么久?我认为这可能是唐太宗在安市这个地方吃了大亏。

由于他一生戎马,对“冲锋陷阵”视为家常便饭,故经常身先士卒,这就很大可能在冲锋时吃了冷箭!而且是要害部位!而且史料记载,当时的高丽军队“善射”;我们知道,古代弓箭射中人体后,由于箭镞是三角形,中箭之后不能草率拔出,一拔就会大出血引起更大的损伤,所以只能带着箭待高明的军医小心处理。

从草草班师这一点就能发现很大问题,那边是作为主帅的唐太宗有可能是中了冷箭,连衣服都不方便更换,只能回国治伤。一直到半途遇到太子带的和御医处理好箭伤才能换衣服了。由于病情拖得太长,古代消炎杀菌技术又几乎空白,于是,在这里种下了唐太宗英年早逝的祸根。

回到长安以后,新伤旧疾,唐太宗的身体每况愈下。《资治通鉴》第卷记录,从贞观19年至贞观21年,就有4处明确记录,唐太宗下诏命太子李治处理一切事务,说明此时他的身体状况已是非常糟糕。不然依他勤政的习惯,只要身体允许,怎么会做出这么无奈的决定?即使到了贞观21年11月,说是说“疾愈”,却也只能“三日一朝”,这就说明此时的唐太宗已经是风中残烛了。

普通人患病尚且想方设法治疗,作为一代君主,自然更不愿就此罢手。于是多方延请名医,试图力挽狂澜。可惜,自汉魏六朝以来,“金石炼丹”学说盛行,有病没病的人都有那种服用“金丹”的爱好。唐太宗可能也未能避免。而炼丹术里,朱砂、雄黄都是重镇安神的中药,这类药物有个共同的缺点:有毒、蓄积。

而《资治通鉴》记载,太宗在翠微宫逝世后,“乃秘不发丧”,就是说并没有讣告天下而是秘而不宣。由此可见,太宗可能服用金丹之后,有了“重金属中毒”,死后容颜可能很难看,而翠微宫地处远郊,并不在长安城内,收殓困难,只有回到城里整理易容后才能出殡。

于是,一代明君,年少时辛苦征战,年长后御驾亲征,却不慎受伤,却限于当时之医疗条件,又误信“金丹长生”的荒谬,年仅51岁就与世长辞。如果唐太宗能多活20年,那后来可能就不会有武则天,而大唐盛世也会更长一层楼了。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