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黄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亲自然的端午人民资讯 [复制链接]

1#

相比较春节、中秋节等节日,端午节的概念似乎有些模糊,端午节、端阳节、五月节,称呼诸多,我小时候叫五端午,长大后知道,为纪念诗人屈原,还有“诗人节”的称谓。当然,端午节习俗各地不尽相同,在每个人心中唤起的情感也不相同,即便是同一个地区,甚至同一家庭的成员,因为外在因素影响、所受教育不同,使得端午节的内涵和外延呈现多元化和多样化。

民谚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端午不插艾,死了变个老鳖盖。”俗语还源于人们对疾病和未知的敬畏,以及向地球生态自然寻求庇佑的愿望。古人认为五月是“恶月”,五为阳数,阳极为阴,古人又称五月初五日为“恶月恶日”。因为时逢夏日来临,阳气升腾,各种毒虫瘴气开始大量滋生,侵害人的健康。而民间传统把这一天定为端午节,是在提醒人们,要加强自我与自然的联系,净化居住环境,调整好心情,加强自我防护,所谓“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才能阻止各种外邪对人体的侵害。

地球亿万年的人类生活史,从来不缺各种毒虫病痛的洗礼,先民们经过长期的探寻摸索,从生活经验中积累了有效的应对措施,并逐渐形成了端午节的传统习俗,代代相传。透过端午这一天的习俗,比如上山采药,包粽子,煮鸡蛋,赛龙舟,喝雄黄酒,门窗插艾,戴花绳,挂香囊等等,可以看出端午节民众较高的参与度,更多体现的是它的亲自然属性。

想起上世纪80年代,我们中药材班临近毕业,正值端午节的前夕,当时我被分在安庆大观药房实习,药店安排给我的工作是在门口售卖雄黄粉,我用小秤把雄黄粉分装成几克的小纸包,那是我第一次接触雄黄粉,知道可以用雄黄粉和香料制成香囊。端午的雄黄酒还可以在小孩的脑袋上画“王”字,雄黄是矿物提取的,可解毒杀虫辟邪,民间利用自然与万物相生相克的原理,进行自我防护。提到雄黄酒,不由会想到白娘子饮下此酒现出蛇身原形吓坏许仙的传说,雄黄是可以驱赶蛇蝎等五毒的。

如今,现代生活的细致分工,让生活在城市的人们失去了上山采药的机会,去田野采集艾草、香蒲、粽叶的机会、而失去了亲手采集、亲近自然的意趣。我们只能守在菜市场和街头,从那些一车车从城外运来的刈割的艾枝和蒲叶中选取一二,带回家悬于门窗,聊慰精神上的寂寥。

包粽子深入寻常百姓家,使端午更具有仪式感。我本人每年都早早地准备好糯米和粽叶,更喜欢用宽大的箬竹叶,芦苇叶也行,鲜的干的叶子都很好用,我一般是把糯米在冰箱里泡几天微发酵,晚上包好枣棕和白米粽,大火煮开后,再用小火闷煮一夜,这样的粽子剥开后晶莹碧绿,入口醇香,黏性十足。粽子成功的关键是要包严实煮透,包粽子的手艺和煮的火候各占一半。节日似乎只有吃到肚子里的东西,才觉得更实在。

“端午节前都是草,到了端午便成药”,“五月五日,竞采杂药,可治百病。”古人有用草药沐浴的习俗,俗称“草头汤”,在端午这天,人们用新采摘的艾叶、九节菖蒲、百草头等煎煮后,中午阳气最盛时分为小儿洗澡,据说可消毒去秽,使人不染恶疾,不妨一试。

黄玲君

本文来源:拂晓报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