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治疗白癜风得花多少钱 https://yyk.39.net/hospital/86297_lab.html□郑学富
端午节又称为“端阳节”,正值仲夏,气温升高,百虫活跃,蚊蝇大量滋生,容易传播疾病。在山东一些地方流传着端午上山采药、挂艾悬蒲、佩戴香囊、兰汤沐浴等风土民俗,说明端午节是古人的“卫生防疫日”。
在山东许多地方,有端午节采集药草的习俗。人们往往在太阳出来前到山地里、田野里采摘车前草、紫花地丁、小麦苗、艾蒿等等,晒干后挂起来以留作药材用,连不能进山采药的老人,也要在村前寨后的田间地头采一些常见的草药备用。《诗经》里的《芣苢》就描写了人们采摘车前草的欢快情景:“采采芣苢,薄言采之。”民谚说:“端午节前都是草,到了端午便成药。”
为什么端午节采的药草药效好呢?古人认为,端午阳气旺盛,天地纯阳,正气汇聚,万物至此皆盛,阴邪之气避而走之,药草最为纯正。此时,一些药草茎叶成熟,药性强,恰好入药,所以端午也是采药草的最佳时节。
端午节不仅采药草,而且还收集一些可入药的小动物或昆虫。如鲁南等地民间有端午捕蟾之俗,这天人们早早起来,到河边、池塘边捕捉蟾蜍,然后向其嘴里吹进一锭墨,将蛤蟆带回家,悬挂在屋梁上、或其他背荫的地方,慢慢晾干,做成“蛤蟆锭”,具有消肿、清热、解毒功效。起腮腺炎可用蛤蟆皮贴于患处,身上长肿痈疙瘩,涂抹上一些研成末的蛤蟆锭,渐渐会消肿祛炎。由于药效好,医院也派人广为采集蟾蜍。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非常详细地介绍了取蟾酥的方法。清人张朝墉《供蟾酥》写道:“莫从海上问三农,蛤蟆蟾酥取次供。蛇蝎不须逞狂毒,有人刺臂作双龙。”
古人有在端午采草药煲水沐浴的习俗,故称端午节为“浴兰节”。屈原《九歌》有诗曰:“浴兰汤兮沐芳,华采衣兮若英。”西汉的《大戴礼记》说:“(五月)蓄兰,为沐浴也。”夏天是皮肤病多发季节,而端午日采的草药治皮肤病、去邪气最为灵验、有效。
在安丘,年轻女子要在端午的头一天采集月季花,再到田间河边采摘艾蒿心、桃树心、柳条皮、蜡条皮等,冲洗干净后,放在大木盆中用清水浸泡,放在庭院之中,经过一夜的雨露滋润,第二天清早起来,捞出花草树皮,清水变成浅蓝色,清香四溢。全家人从大木盆中舀水洗脸、擦洗胳膊,不仅能养颜美容,而且皮肤不起疙瘩雀斑。在临沂一带,人们在黎明时分就要到野外,采集一百余种树头上的嫩枝叶,在太阳出来之前,必须全部完成,因为太阳照耀过的草木就不灵验了。回家后捆好,放在阴凉处晾干,放在清水里煮开,做成一大锅药水,给新生婴儿洗澡,可防病免灾。在胶东一带还有一种独特习俗,就是拉露水。在端午节这天一大早,人们拿着毛巾等物到野外野草茂盛的地方,用毛巾沾取野草上的露水,然后再用毛巾给小孩子擦脸,据说可以治眼病。
“五月五端午,天师骑艾虎,手持菖蒲剑,瘟神归地府。”这一首流传于山东民间的歌谣,形象地叙述了端午节家家户户门上插艾草和菖蒲,驱逐瘟疫的习俗。民谚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端午不插艾,死了变个老鳖盖。”端午节插艾,是为了不让邪毒进入庭院房间。艾草是多年生草本或略成半灌木状植物,它的茎、叶都含有挥发性芳香油,所产生的奇特芳香,可提神通窍、健骨消滞、杀虫灭菌,也能驱蚊蝇、虫蚁,净化空气。
菖蒲为多年水生草本植物,被称为五瑞之首,生长于浅水滩上,其叶如剑,有香气,插在门口犹如悬挂一把驱除不祥的宝剑。此草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可防疫驱邪的灵草,其根茎花汁可人药,有芳香开窍、祛痰散风之功,现代人也用它入药,提取芳香油。有民谣唱道:“粽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菖蒲挂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这儿端阳,那儿端阳,处处都端阳”,可见,古人插艾和菖蒲祛毒是有科学道理的。古人有云:“手执艾旗招百福,门悬蒲剑斩千邪。”
端午节,人们还在大门前或在室内的花瓶中插蜀葵。蜀葵又称“一丈红”,端午时节开花,故又得名“端午花”。蜀葵嫩叶及花可食,皮为优质纤维,全草入药,有清热止血、消肿解毒之功,治吐血、血崩等症。所以,蜀葵在人们的心目中有辟邪的作用。
据有关资料记载,在泰安和胶东一些地区还加插桃枝,德州还加挂纸葫芦。据说,桃枝和葫芦可以避邪。诸城一带,还用一束艾抽打屋内旯旮,边打边说:“今日端午节,蝎子你听着,只许墙上爬,不许把人蛰。”长岛县大钦、小钦、南隍城、北隍城诸岛渔村是保留端午节古俗最多的地方,在端午节这天人们在大门上插艾、插桃枝,并在大门坎上贴一双剪纸黄牛,有的在牛身上贴“天下太平”四字,有的在牛身上写字:“我是天上老黄牛,到人间不吃草,专吃五鬼和忧愁。”
端午节,山东各地几乎都吃粽子和鸡蛋,有些地方还喜欢喝雄黄酒,儿童不喝酒,便在耳朵和鼻孔里抹上一点,或在额角写一“王”字,比作猛虎,以威邪魅。古时,招远、诸城一带的妇女也喜欢用雄黄涂抹耳鼻,意在驱邪防病。
清朝诗人蔡云《吴歙》曰:“称锤粽子满盘堆,好侑雄黄人酒杯。馀沥尚堪祛五毒,乱涂儿额噗墙隈。”描写了人们端午节喝雄黄酒避虫毒的习俗。俗话说:“五月五,雄黄烧酒过端午。”雄黄是一种中药,其药性辛苦、温,有大毒,既可以外搽又可以内服,主要用做解毒、杀虫,外用治疗恶疮、蛇虫咬伤等,效果较好。民间认为雄黄酒可以驱毒避邪,所以雄黄酒成为端午节的传统饮品。民谚有“饮了雄黄酒,病魔都远走”之说。民间还将喝剩的雄黄酒喷洒房屋壁角阴暗处,或贮藏起来,平日遇有虫咬红肿,可以涂抹解毒消肿。有井人家,还以雄黄一块,裹以丝绵,投入井中,以祛水中之毒。清人李静山有诗曰:“樱桃桑椹与菖蒲,更买雄黄酒一壶。门外高悬黄纸帖,却疑账主怕灵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