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黄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钱塘江丨家乡的稻草灰汤粽 [复制链接]

1#
北京治疗白癜风那家医院最好 http://www.jk100f.com/baidianfengzixun/jichuzhishi/zhiliaowuqu/6532.html

叶青

编者的话:端午将至,除了赛龙舟外,吃粽子也是我国民间的传统习俗。除了南北的甜咸粽子之争,浙江各地的粽子品类也很丰富。《钱塘江》分享一篇关于灰汤粽的文章,让我们跟着台州玉环的作者叶青一起,品味当地粽子的乡情乡味。

我乡人包煮出来的粽子颜色比黄金更金黄,光泽比黄金更璀璨,密实紧致如同人体上最健美的比目鱼肌,充满奔跑的力量。在我故乡玉环的大地上伴随着我的成长,芬芳了我的青春岁月,如今已是十分罕见,甚至鲜为人知。

金黄色的粽子是用稻草灰汤煮出来的,外婆说我们先人住在福建沿海,男人出去讨海,女人在家里琢磨做点好吃的迎接风浪里回来的男人,糯米米粑就是其中一种,但做好后没待男人回家就发霉变质。后来发现稻草灰水有一种特殊的清香,用它做米粑果然可以存放很久,在包粽子时也用了起来。

家乡的早稻有一部分种植在丘陵地带。七月,农民开始收割早稻时,我外婆就认准了丘陵稻田的稻秸秆,农户十分热情,总是招呼多拿几捆去呀。我亲爱的外婆个子偏矮,她抱着不多不少的三捆稻秸秆回家,穗头如纷繁的花瓣在外婆的头顶上招摇。

外婆把早稻秸秆浸泡在水里,去掉外层的死叶,剪去头尾,洗净灰尘,在我家门口横着两把木条凳的大竹编上晾开,齐簇簇的稻杆在阳光下闪耀出金灿灿的光芒。晾晒干后,收入麻袋保存。

蓝色的天空下,房前的田野是那么开阔宁静,屋檐下的圆形松木桶是那么古旧而质感,它如同一场魔术的道具,上面放着一个大筛子,湿润的白纱布一层一层铺在筛子上。外婆把去年洗晾干净的稻秆一部分铺在白纱布上,铺得整整齐齐,密密匝匝。用一个旧铁锅燃起另一部分干稻秸杆,稻草灰一段一段落在旧铁锅上,当收了最后一抹灰,外婆立即把稻草灰倒在圆木桶密实的稻杆上,干柴烈火呼之欲出时,迅速拿出大水舀,将身后的一大洋锅开水不停地往稻草灰上淋,灭了它燃烧的热情。稻草灰如同干渴的沙漠,一下子嗞嗞嗞吸干水份。随着外婆不停加水,木桶发出叮咚声,再哗啦哗啦响,一种特殊的液体在水中洋溢起来。

外婆用木铲子一边松开凝结的稻草灰,一边慢慢加水直至稻草灰水溢上筛子。静置良久,提起白纱布,木桶里便是琥珀色的稻草灰滤水汤,也叫碱水。由于多层纱布和稻秸秆的过滤,碱水晶滢澄澈。邻里有各种做稻草灰汤的方法,外婆选择了自己的方式。

端午时节,家乡的棕榈亭亭直立,节节鲜嫩,叶柄坚硬挺拔,叶片长直茂密,如同《西游记》太上老君降服青牛怪的芭蕉扇,十分威武。外婆在端午前几天就盘算今年买几支棕榈枝、几把箸竹叶片,为包粽子精心准备。

清代编的《特开玉环志》记载,端午以箸竹裹糯米为角黍节糕,邻里相馈送。可见端午包粽子是我家乡一种很有仪式感的乡俗。外婆认真对待每个环节,糯米浸泡两三个小时就够了,棕榈叶片撕成一条一条,用开水烫一下,让它们变得柔韧,粽叶用冷水浸泡一天,让它们在水中温柔了自己,再用板刷刷得干干净净。

外婆包粽子手艺上乘。她用两片粽叶折叠一个暗藏防漏内角的圆锥筒,用左手固定,右手舀入糯米平铺,双手捂着锥形筒随手背在桌面上震两下,让米粒紧实,再用手抹平用力一压,立马将两边的粽叶顺折下去,折出尖角,快收盖帽,紧锁帽舌,麻利地扯过棕榈条,绕三两圈系紧粽身,再打一个漂亮的活结。筋络明显、竿环隆起的箬竹叶在她手中服服帖帖,顺从其美,整个过程严丝密缝。

外婆的种种厨事我耳濡目染,心领神会,自认为承其家钵。唯四角粽子,不得真传,这个技术活有点难。

一般来说,一柄棕榈枝可以包三四十个粽子,待每条叶线都系上了粽子,外婆掂起脚尖拎起沉甸甸的棕榈叶柄,把挂满粽子的棕榈枝提到盛满稻草灰汤的大铁锅,开始用柴火煮。

煮粽子的大铁锅叫“桃箍"(闽南话),是铁锅上口外围包一个高约70厘米的木箍,用杉木制戍,与铁锅连在一起,不会漏水,也不漏气。煮粽的过程甚为神秘,至今不得其解。其一是在煮粽的三个多小时里,哪怕满屋的芳香让你口水直流,决不能问一句熟了吗,这是外婆的禁忌,也是我乡人的禁忌。其二是开煮前用一支筷子,搁在高高耸起的大锅盖上,方向与锅盖提手平衡。煮粽若不坚守这两点,似乎是失了礼仪,当粽子出现吊角(即某个角的米还是生的),严重的整锅粽子半生不熟,乡人说那是灶神星君发脾气了,我们肯定有失规矩之处。我私下忖思,那是我乡人对粮食的天然崇拜,对大自然一草一木的敬畏,是她们的执着和虔诚。

煮一大锅粽子一般需要三个小时,期间外婆一直守在灶台,隔时加几次稻草灰汤,让汤水自始至终没过粽子靠的也是经验。熄火后再闷半个小时。时间是美味的推手,出锅的粽子颜色比入锅前深而鲜艳,棱角也更为分明,苹果绿的衣饰上紧束葱绿色的腰带,凹凸有致,自在和谐。我们孩子围着锅灶,这才敢蹦蹦跳跳念顺口溜:四角翘翘,一条拢带扎腰,落下千古井,下底往起烧,山里的壳,田里的肉,脱下衣服来吃肉。

各人早早准备好一双筷子,一个小碗,急切地在棕榈、稻草、箬竹叶、稻米散发出来的特别芳香中等待第一个粽肉。打开活结,提起粽叶的顶端,一个龙神马壮的糯米粽滚落在碗里,金声玉色。我们用筷子戳上去,原本颗颗独立的糯米已是如胶似漆,浑然一体,晶莹剔透,确实惹人喜爱。蘸一下小碟子里的白糖,从一个角咬上一口,糖汁融化在米粽里,回味在舌尖上,甜蜜在心底里,那是最美味的粽子,软糯香甜,糯而不黏,是植物的气味与粮食的天然香气水乳交融,口感甚是奇妙。

外婆先让我们品尝了热乎乎的粽子,再将粽子一部分收拾在一个小竹篮里,剩下的按份分给左邻右舍,左邻右舍也会端来她们做的粽子,相互品尝。第二锅第三锅粽子煮好冷却后,挂在楼板檩条的大铁钩上,一束束棕榈果悬在我们头顶上,宛如倒挂在伊甸园的果树,日日诱惑我们偷食。那时没有冰箱。外婆说挂在梁上通风,糯米粽入了碱,保存半个月没问题,你们想吃就用剪刀剪下一个,一次不要多吃。

冷粽子与热粽子相比,别有风味,流动的空气日夜抚摸它们,吃起来更加Q弹,也更有劲道,一点儿也不腻。我很喜欢吃冷粽子,同样醮白糖,嚼出沙沙沙的声响,很是惬意。一只只粽子就在端午节前后富足了我们的生活,成为心灵深处的快乐记忆。

家乡的稻草灰汤粽沿袭传统,色味俱佳,它还蕴含着民间医理智慧。稻草灰有清热解毒收敛之功效,端午时节已是入夏,与切菖蒲悬艾叶喝雄黄等祛邪之事相呼应。《本草纲目》说它有散寒消肿,消症破积的作用。解糯米之粘性,助胃消食。我乡人还用它做九层糕、冰凉粉、腌咸鸭蛋等时令之食。棕榈叶和箬竹叶叠加了稻草灰汤的香气,并且它们本身都是一味中药材,分别有降血压、愈劳伤虚弱和抗氧化、清热利尿的作用。

端午临近,各式粽子琳琅满目,不胜枚举,但我还是十分怀想我家乡的稻草灰汤粽,它天然、清新,经自然风物的洇染,如温婉怡静,端丽冠绝的女子,无需言语,望一眼便在心中地老天荒。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