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黄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万能的琉璃,关于她的历史与过去 [复制链接]

1#

老料器手镯

十堰出绿松石,鞍山出岫玉,抚顺出矿珀,保山出南红,老玩家都知道,配串要讲究颜色搭配,有些人会选择天然的矿石,也有些玩家会选择老珠子去搭配,而所有老珠子里,最容易选择的就是琉璃珠了,也就是料器。

现在大家都知道山东淄博的博山出产的琉璃最为有名,但是你知道关于她的过去吗。

博山,古称颜山,清初大学士孙廷铿著有《颜山杂记》,采用志书体例记述山东益都颜神镇(即颜山,今博山,山东省淄博市博山区)的地方风物、乡土出产、人物故事等,内容丰富,考据精详,开博山方志先河。其中《琉璃志》一章,详细记载了从明代到清初的博山琉璃制造工艺、原料、品种和出口地区,是目前为止对中国古代琉璃工艺最全面的记录。

至少从宋代开始,制作低温高铅玻璃在中国已经比较普及。南宋文献记载,当时的制作中心在都城临安(杭州)和苏州一带,临安夜市的花灯多称为“苏灯”。颜山的琉璃制作,考古地层显示至少始于元代,明代的琉璃(玻璃)生产中心仍在这里。明洪武初年,宫廷内宫监在博山设立专制“贡品”的琉璃作坊,生产玻璃“青帘”,用作坛庙窗帘,民间炉行则主要生产管珠一类小装饰件。《颜山杂记》作者孙廷栓的孙氏家族就是当时领宫廷“内管监青帘世业”,为皇宫制作玻璃器物。明景泰年间,博山西冶街即有大炉4座,生产水响货(玩具什物之类)和條琅料。嘉靖前后,又有了珠灯、珠屏、棋子帐钩、枕顶等产品,工艺技术日趋成熟。明末,江北连续大旱,博山附近“斗米值一两八钱,人相食,琉璃之家死者什九”。清初,博山玻璃(琉璃)再度复兴,产品销地“北至燕,南至百奥,东至高丽,西至河外,其行万里”。清代玻璃除了产于颜神镇,广州、苏州也有大规模作坊,这几处产地实际上一直是中国古代玻璃生产的传统所在。广州地处港口,与西方玻璃制作联系密切,自称“广铸”,并有以欧洲玻璃残器为原料的再熔玻璃,与进口玻璃相对,称为“土玻璃”;苏州玻璃称为“苏铸”,似乎不及“广铸”工艺。

山西博物院藏·元代琉璃鸱吻

各色琉璃

孙廷铿在《颜山杂记》里面记录的博山琉璃的产品种类分为“帘珠之属”,产品有华灯、屏风、罐合、果山等;“实之属”的产品有棋子、风铃、念珠、壶顶、耳、料方等;“空之属”则有泡灯、鱼瓶、葫芦、砚滴、佛眼、轩辕镜、火珠、响器、鼓挡等。现留存的实物以珠子和小装件如手锡、挂坠等为多,另外还有瓶、壶、罐、盒、盘、花瓶、花插、烟嘴、台灯座、文房、王帘、小盆景、小型玩具如狮、虎、狗、马、牛、猴、羊等。这些产品除了造型的丰富,质地上还食模仿白玉、墨玉、玛璃、珊瑚、茶晶、紫晶、芙蓉石、金星石等各种半宝石;工艺上除了沿用千年的传统,到清代又有很多创新,除了最著名的“套料”,还有堆花、内画等;鸡油*是清初发明白博山琉璃中名贵色料之一,其光泽晶莹如玉,质感滑润欲滴,色*似鸡脂,明艳内敛,也称“*玉”或“御*”,大多为皇室宫廷所用。

碧玺色琉璃珠

珠类是出现最早的琉璃制品,博山的珠子生产主要使用所谓“缠绕”(WoundBeads)(俗称就是搅胎)技法。

这种工艺至少从战国到汉代的中原就开始使用,宋代出土的苏州生产的玻璃珠实物大多也是这种工艺,明清时期所谓的料珠一般也都是这种方式,观察实物时可见明显的工艺痕迹。制作这种珠子的工具有杖子、搓板、搓石、铁钳、模槽、叉子、灰锅等,杖子是制珠最主要的工具,一般以金属制成。制作珠子之前,先要在杖子的前端三分之一处挂一层泥浆,晾干后入火烧一遍,避免玻璃溶液与金属杖子黏合在一起,泥浆多是用细炉灰加黏土用水和成。杖子需备有几十根到百余根,生产时,左手执杖子伸入炉口中,右手执料条入火熔化,搭上杖子,左手捻转杖子,料丝在杖子上缠成珠粒,依次再缠第二粒,待将挂泥浆的部分缠满,有十数粒珠,即用叉子夹住每粒珠的两端,在模槽中滚一个来回,使珠粒圆正,之后,随手埋入灰锅退温。珠子从形状上分圆珠、算式珠、心式珠、棱珠、莲子珠、瓜楞珠等;从用途分,有佛珠、帽顶珠等。另有管珠类,工艺不同于杖子缠绕技法,是用拉制成细小的空心疏璃管切割而成,因管径的粗细、切割的长短、管料的色彩各异,也有多种规格和色泽。

清,琉璃鼻烟壶

在博山和广州琉璃已经形成长期传统的基础上,清宫于康熙三十五年(年)由康熙皇帝救命德国传教士纪里安(KilianStumpf)指导建立了皇家玻璃厂,地点设在老北京西安门的蚕池口,属内务府官办作坊——造办处玻璃厂。玻璃厂除外国传教士外,初期从广州招募玻璃匠进内廷烧造玻璃器,雍正以后以博山吹玻璃匠取代广州匠人,并创“套料”工艺。乾隆初年欧洲传教士玻璃匠汪执中、纪文两人进内廷烧造玻璃器,完成了圆明园西洋楼吊灯等巨大工程。这一时期的玻璃制作尤为繁盛,产品种类丰富,多是供宫廷赏玩之用,有炉、瓶、罐、盆、、盘、碗、鼻烟壶、生肖等器物;颜色有涅白、碎碑白、浅*、娇*、雄*、亮茶、亮茶*、月白、宝蓝、空蓝、亮浅蓝、亮深蓝、豆青、亮深红、亮玫瑰红、亮宝石红、珊瑚红、虹豆紫、浅紫、亮深紫、桃红、绿、粉录、非装绿、水易、禁易、里等20余种;工艺有金星料、绞丝、夹金、夹彩等复色玻璃,并使用描彩、描金、泥金、珠琅彩、套料、隐起、阴刻等装饰手法。古月轩据传是以去琅书写乾隆年制款、题诗印章和彩绘图案的玻璃器,但迄今未见传世之物。北京料器业多从博山购买玻璃料条,咸丰以后,出现了经营玻璃料条的料货庄,专门供应现成的各色料棒半成品,这也是老北京称玻璃器为“料器”,称玻璃珠子为“料珠”的由来。光绪二十九年(年),顾恩远筹集官商资本50万两,在博山柳杭庄创办了博山琉璃有限公司,聘德国人为技师,开始生产平板玻璃。年皇家玻璃厂随清亡而告终。

以上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