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黄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海报古人是如何过端午的从文物中找寻答 [复制链接]

1#

本文转自:央广网

央广网广州6月3日消息(记者官文清王倩)楚人悲屈原,千古意未歇。作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端午节传承发展至今,蕴含着深邃丰厚的文化内涵,各地因地域文化不同而又存在着习俗内容或细节上的差异。

赛龙舟、吃粽子,这些习俗今天已然众人皆知。那么,在千百年前的古人,在端午这一节日来临时,又会有哪些活动?哪些习俗在古代又风靡一时?在端午节当天,通过广东省博物馆的馆藏文物,让我们“穿越古今”,管中窥豹了解古人那些精彩丰富的端午活动,共同感受古人充实快乐的精神生活。

赛龙舟

作为端午标志性习俗之一,扒龙舟这一活动源远流长,根据文献记载,到了明清时期,广东民间的“端午赛龙舟”活动已很普遍。

广东省博物馆收藏的清道光慎德堂款粉彩八宝龙舟大瓷盘,描绘的便是古人端午赛龙舟的激烈场景,该文物圆唇敞口,浅腹弧壁,外壁一周绘粉彩描金八宝纹为饰,内壁近口沿处绘金彩玄纹与连体双重如意头纹一周;内底心绘主题纹粉彩山水人物龙凤双舟竞渡图案,图案绘画技艺纯熟。

采百草驱五毒

在古人观念里,仲夏端午阳气旺盛,万物至此皆盛,是草药一年里药性最强的一天,端午这天采的草药祛病防疫最为灵验、有效。因此古代民间习俗在端午节时将菖蒲、艾草编节,用以薰避蚊虫,因而菖蒲、艾草是端午节的代表物。

王时敏的这一幅《午瑞图轴》,选取蜀葵、菖蒲、艾草、百合、石榴五种具有药用价值的应景植物,水墨写意,表现枝繁叶茂的样态,是清代早期典型的成束式构图的午瑞图。

宴饮欢聚,观赏竞渡

锣鼓声响,龙舟竞渡。端午当日,古人大多放下手头事,聚集在河涌两岸观赏龙舟竞渡,不少人亦选择在此日宴请亲朋好友,观赏龙舟之余,吃龙舟饭,品端午粽,或清弹伴唱、或落座闲谈、或亭台戏水。

这幅19世纪早期的木胎黑漆描金龙舟竞渡图八围屏,便详细描绘了端午当日的这些场景,该文物画面中共出现人物余位,建筑30余座,船只10余艘,画工精细、层次分明,对比强烈,是广州外销漆器中的精品。

绘制钟馗图迎接端午福

在民间,“钟馗”是避邪扶正的象征,端午跳钟馗,寓意为消除五毒,四季平安,人寿年丰。到了明清时期,用朱砂绘制钟馗图卷,并在农历五月于大门或堂中挂钟馗图一个月,以期驱邪除害、祛凶引福,体现了民众崇尚钟馗的刚正不阿和祈盼除害降福的美好愿望。

这幅晚清画家沈铭画中的钟馗身穿官袍,骑瑞兽在前,一小*挑担随行,钟馗、小*、瑞兽三者目光如炬。担子上一边捆着捉来的小*,另一边则是捉*的宝剑、端午时节用于避毒解暑的蒲草和艾叶。此外小*身上还系着的宝葫芦,或是钟馗化*的法宝,抑或是端午画像中为取葫芦“福禄”之意而作的装饰。

挂五色绳佩戴香囊

端午开始酷热渐始,古人在端午时节活动多以保健养生为主,《荆楚岁时记》记载:“五月五日,以五彩丝系臂,名日辟兵,令人不病瘟。”五色丝象征五色龙,具有保护、驱妖、避邪之意。一般端午当天一早栓戴,至七月七摘下焚烧,或在端午节过后的第一场雨时放入河中顺水冲走。

此外,端午时古人还将朱砂、雄*、香药等多种香味浓烈的中草药细末,装入丝布做成的香囊中,用线收口,有清香、驱虫、避瘟、防病的功能。

喝雄*酒、菖蒲酒

为求保健,古人还在端午的时候喝雄*酒和菖蒲酒等,雄*酒含有矿物质雄*,能祛毒解痒。小孩不宜饮酒,则在额头、耳鼻、手足心等处涂上雄*酒。雄*含有毒性,现代人以纯*酒替代。菖蒲酒则以菖蒲为原料酿制成,具有理气、祛风、活血等功效。菖蒲被视为“辟邪之物”,酿成的酒也被认为具有辟邪的作用。

除了上述活动外,古人在端午时的活动还有射粉团、拜神祭祖、放风筝和看戏剧等,种类繁多,多以集祈福辟邪、欢庆娱乐和饮食为一体。今时今日,部分旧端午民俗活动已消失在历史长河中,但也有更多的传统民俗流传至今。

这些传统的节日仪式与相关习俗活动,是节日元素的重要内容,通过这些传统民俗活动展演,既丰富了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又起到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的作用。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