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黄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不怕七月半的鬼,就怕端午节的水,端午 [复制链接]

1#
北京皮肤科医院地图 https://m-mip.39.net/czk/mipso_8627172.html
北京皮肤科医院地图 https://m-mip.39.net/czk/mipso_8627172.html

“五月五,是端阳;吃粽子,挂香囊;门插艾,香满堂;龙舟下水喜洋洋”,这是对端午节丰富多彩文化习俗的形象描述。时间过得真快,年的端午节马上就要到了,今年端午节的时间来得比较晚,时间在6月22日,正好在夏至之后,6月22日至6月24日调休放假3天,周日正常上班。

端午节是如何来的?端午节起源于对天象的崇拜,二月二龙抬头,苍龙七宿在东方地平线崭露头角,而到了农历五月五,苍龙七宿出现在天空中最显著的位置,位于南方正中天,寓意着“飞龙在天”,因此在端午节就有与“龙”相关的习俗活动,如“赛龙舟”;由于端午时节龙星位于全年周天的“中正”之位,既得“中”,又得“正”,而“中”有“午”的意思,“正”有“端”的意思,因此得名“端午”。

汉代大一统后,随着南北文化的交流,端午就有了吃粽子、挂艾草、采草药等习俗;在南北朝后,端午被赋予了纪念屈原的文化内涵。可以说端午节和春节一样,含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它是一个集祈福消灾、欢庆娱乐和饮食为一体的民俗大节,自年起,端午节被列为法定节假日。

端午节要到了,在农村流传着很多关于端午节的谚语,如“清明插柳,端午插艾”、“端午不戴艾,死去变妖怪”、“喝了雄*酒,百病远远丟”,说的就是端午这天要插艾、要喝雄*酒,以祈福禳灾。关于端午,还有句谚语叫“不怕七月半的*,就怕端午节的水”,这句话是啥意思?难道端午的水比*还可怕?

“不怕七月半的*,就怕端午节的水”,啥意思?端午节的水有啥可怕的?

七月半又名“中元节”,它是我国民间祭祀亡*的日子,因此又被人们称为“*节”。“事死如事生,事亡如事存”,古人认为人死亡后会通往另外的世界,还有感知需求,因此在七月半这天晚上(有的地方是七月十五,有的地方是七月十四),人们在天黑后要在路旁撒水饭、烧香纸,其目的主要有两个:一是让逝者在另外的世界过得安逸;二是祈求逝者(祖先)在另外的世界能够保佑自己的家人;当然七月半烧纸钱还有祭祀无主**的意思,施舍后就不再会去抢劫送给其祖先的钱了,这虽然看起来迷信,但这也是一种传承孝道的表现形式。

在七月半在我国民间被视为不吉利的日子,这天不宜嫁娶,也不宜搬家,其目的就是为了图个平平安安。

“七月半,*乱窜,没事别在南墙站”,*在人们印象中是一种恐怖的东西,但是它看不见、摸不着,可以说是虚无缥缈的,内心正气的人根本不会害怕它的存在。在农村有句老话叫“不怕七月半的*,就怕端午节的水”,说的就是端午节的水远远比*可怕,那么端午节的水有啥可怕的?

人们更加害怕端午节的水,主要有两点原因:

一是害怕端午节下雨。老话说“有钱难买五月旱,六月连阴吃饱饭”,说的意思就是农民希望农历五月的天气以晴天为主,希望农历六月的天气以阴雨天为主。

农历五月正是我国北方正是北方收割小麦的时候(今年由于出现闰二月,导致农历五月的时间往后推迟)。老话说“麦在地里不要笑,收到屯里才牢靠”,麦子在成熟的时候经常会遭遇大风、冰雹、连绵阴雨天气的危害,未来得及收获的小麦有倒伏、发芽、发霉的风险;而已经收获的小麦如果遇到连续阴雨天气,会耽搁小麦的晾晒,小麦同样容易发霉或者发芽,因此人们都不希望农历五月份下雨。

老话说“端午雨淋淋,有雨十八落”,说的就是如果端午节这天下雨,那么就预示着接下来的很长一段时间雨水会很大,“十八落”并不是具体的时间,这里表示雨水天气多。由此可见,人们之所以害怕端午节的雨水,是因为根据以往经验,如果端午节下雨,那么预示着接下来雨水多,这对麦子的收割和晾晒会造成影响。“民以食为天”,端午节下雨是农民不希望看到的。

二是端午节下水玩耍容易发生意外。端午节正处于仲夏时间段,气温炎热,因此很多人会去河里玩耍,殊不知这是非常危险的行为。

端午节虽然进入了炎热的夏季,但是河水依然很冷,人下水会感到刺骨,盲目去河里玩耍可能会因水冷引发抽筋而发生意外;其次,端午后降水频繁,在我国南方地区进入了梅雨时间段,去河里玩耍,如果遇到山洪暴发,很可能发生溺亡,因此人们害怕端午节这天小孩去河里游泳、嬉戏。

总结,谚语是我们老祖宗长期劳动生产的经验总结,包含着很深的智慧,“不怕七月半的*,就怕端午节的水”,对于农民来说,粮食大丰收是最重要的。

你认为谚语有道理吗?欢迎留言。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